"The cinema is a window into our dreams and through which it is easier to recognize ourselves" - by Abbas Kiarostami
《一國雙城》預告片 "One Nation, Two Cities" trailer
Friday, December 26, 2008
歐頭說《音樂人生》
他(黃家正)演奏的不只是音樂,更是人性,一種超越生死的熱情與夢。
《音樂人生》是《交響情人夢》的香港高校真人版,除了音樂、天才之外,我還看到了親子、教養、學習、同儕、兄弟、啟發等hint,隨著鏡頭真實平淡的訴說著,你的心裡會產生許多思考與好奇。
Saturday, November 15, 2008
《歌舞升平》获邀参加第三届北京独立电影论坛(Beijing Independent Film Festival)
部分网址:
http://www.lixianting.org/
http://fanhall.com/news/entry/16781
有关放映日期等详情,将日内公布。
Tuesday, November 11, 2008
Made in Hong Kong 的《音乐人生》
王水泊
第一次去香港是在97年回归之前,异想天开的想去目睹一下大英帝国统治下的殖民地余晖,果然没有让我失望,虽然没见到Johnny To式的黑社会火并,却看到了一个繁荣而有秩序的香港,于是从此喜欢上了这个被称为文化沙漠的海市蜃楼般的城市。
久居北美对当代香港电影的关注主要集中在王家卫、杜琪峰等国际知名导演入围欧洲三大电影节的作品上,每次Air Canada从温哥华到北京的航班上播放的港片都低俗的令人无法忍受,在北京常有机会看上几部盗版的拍得还不坏的新生代导演的都市警匪片DVD,香港的低成本独立电影里印象最深的是陈果的《香港制造》,但从未有机会看过香港制造的纪录片,甚至从未想过这样一个问题:香港这个纸醉金迷的城市有独立纪录片吗?
去年的深秋在CNEX工作坊见到了张经纬,他是我认识的第一个来自香港的独立纪录片导演。 经纬以前学大提琴,梦想做马友友,曾经每个周末早上五点多起床,背着大提琴,坐大半天的火车去广州跟一位在星海音乐学院的老师上课,有时火车没有座位,就要站上三个小时。 经纬24岁时考进了一所美国的音乐学院读硕士,每日苦練拉琴。26歲時爱上了一个拉小提琴的日本女孩,两人很快结婚,经纬自己说是因为从妻子身上明白了什么叫「才能」,而不得不痛苦地决定放弃了音乐,在大学东摸摸、西碰碰,最终搞上了电影。
我想经纬拍《音乐人生》的动机或许是想用这部纪录片来缅怀自己献身于音乐却最终放未能成为一名音乐家的青春时代。
该片主人公是17岁的香港钢琴天才黄家正。家正的爸爸当医生,家境不错,他11岁时赢得当年的香港校际音乐节钢琴组大奖,得以去捷克和当地的专业乐团合作演出及录音的机会。
经纬的片子里有一段六年前去布拉格拍攝的黄家正和捷克乐团排练的過程和音樂會的场面: 11岁的男孩自信熟练地演奏着貝多芬的第一號鋼琴協奏曲,失去童趣的脸上表情凝重而激昂…… 我的心一紧,身为一个父亲我想到了小家正恐怕没有享有过一个普通孩子的自由快乐的童年。音乐会结束后,经纬錄影了一段黄家正父子的對話,其中涉及到了很多哲理性的問題,小家正多次問到人生的意義…
“我的手为什么能动?”
“我為甚麼要彈音樂?”
“人活着为了什么?”
“人生就只有音樂嗎?”
11岁的小家正忽然变得极度的忧伤,泣不成声…… 我被这个在不谙世事的年龄却如此悲天悯人的小主人公深深地感动了。
六年过去了,黄家正长成了一个仪表堂堂的翩翩少年。父母的离异对他打击很大,他时常变得孤独、狂躁,和那个悲天悯人的小男孩判若两人:“我死的时候只要是没有后悔,就可以,管它成功不成功呢。”童年时曾经手把手教他的启蒙老師Miss Loo是个虔诚的基督徒,她反复教诲他:“音樂是為了glorify God。”
“是吗?真的有神吗?世界就那么『简单』吗?” 他显然不想做巴赫、韩德尔那样一生侍奉上帝的音乐家。
做为学校乐团的钢琴独奏和指挥,他的中学生涯的告别演出是辉煌的Rachmaninoff - Piano Concerto No. 2 。家正和他的乐团获得了最高的奖励,同学们去海边狂欢庆贺,他却孤独地一个人徘徊……
2008年暑期黄家正放弃香港的学业选择去美国读音乐。
写这篇文章时,刚看过《音乐人生》的初剪,那晚经纬专程从香港来京,我们聊到了凌晨,他花了六年时间记录了一个天才少年的成长过程,其中不乏感人至深的片段,显示出一个纪录片导演执著和敏锐的素质。《音乐人生》无疑是一部充满了伤感、充满了激情、充满了对人生思考的纪录片。经纬虽然没有实现青春的梦想成为一名伟大的音乐家,但他却找到了更适合自己表达情感的方式,毫无疑问他将会成为一名卓越的纪录片导演,只是我不知道他能否在纸醉金迷的香港以拍纪录片为生。
《歌舞昇平》電影播放及分享會@ 理工大學
日期:2008年11月14日(星期五)
時間:下午7:00-下午10:00
地點:香港理工大學
主辦機構:關注綜援檢討聯盟, CNEX
費用全免,為方便統籌,敬請先留座說明需要座位數目。辦法可在此留言,或電郵tetralee@hotmail.com(李先生)留座。
Tuesday, November 4, 2008
熱烈歡呼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經濟機遇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勝利召開 - 楊岸柳
在環球金融海嘯中,在世界資本主義瀕臨崩潰瓦解下,我們英明的職業政治家特首踢開了政府中所有的殘官廢吏;獨領新成立的經濟機遇委員會,為香港特區人民指引新方向,創造新機遇,特區人民堅決擁護,衷心支持。
經濟機遇委員會是定海神針,是財神老爺,是萬應萬靈的救世主,能為香港市民帶來無盡的財富與幸福。
經濟機遇委員會正副主席以下,沒有一個是財經官員,沒有一個是副局長或政治助理,這是令人耳目一新的集團,是曾特首聰明才智的具體表現。
曾特首在施政報告中,慘遭殘官廢吏的陷害,提出審核長者生果金制度,讓反對派狂轟,結果《施政報告》慘遭自殘自宮,蠢官害特首,莫過於此。
還有那姓曾的財政司司長,擅自跑到立法會自吹在二○○七年就發現金融風暴並提出警告,若他真個早有預見,何不提醒金融管理局將外資基金沽空,致令外滙基金錄得重大虧損,又不及早預防「次按」、「迷債」等諸惡夢的發生及延續,其故安在?廉署應進行嚴肅的查究。
經濟機遇委員會將徹底執行職業政治家特首的治港理念和施政方針,貫徹親疏有別,任人唯親、利益輸送的重要原則、續繼視民望如浮雲,一幹到底,決不回頭。
不要忌諱敵對分子的指責。不親疏有別,豈不就成了人皆為父、人盡可夫了嗎?這是儒家的道理,我們國家領導人一樣在提倡尊孔崇儒了。利益不輸送給自己的奴才家將,難道輸送給政敵及反對派嗎?今年立會「出蕉」的場面,正是未能及早消滅反對派於萌芽狀態的苦果。溫總指示要汲取教訓,這應該是其中的重要的一點。
經濟機遇委員會可謂人材儕儕,有牆上掛着巨幅也姓施寫的書法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的地產大經紀,水清水濁都可以混一把。海嘯再大,把香港賣了,大家可分上最後的一把。
大經紀外還有演員,人生如戲、官場更如戲,你方唱罷我登場,香港特區讓殘官廢吏坑害盡了,大家打起花鼓走他鄉,曾職業政治家特首早有預見,前兩年多次率領富商大賈,開發大了西北,開發了大東北、開發了華東華中華南,香港一旦沉淪,祖國是最堅強的後盾和靠山大家隨着特首、跟着二十一面睇打花鼓,回汶川乞碗鮑汁翅髓絕不是問題。
經濟機遇委員會堅持有危即有機,危即是機的哲學,支持特首徹底落實這種施政理念。由金融海嘯而引起的「迷債」風波的處理,正是「轉危為機」的典型事例。
目前,政府對迷債的策略是一拖二分化三淡化。據心理學家分析,愚民在遭遇類似災難後,首先是遷怒於人,然後是消極自責,最後必然無奈接受。只要多設申訴機會,由消費者委員會、銀監會、證監會到不同的政黨,從申訴、仲裁到起訴、拖個十年八載,不但能將問題消瀰,更能增加更多的官位職位和商機。
最明顯的事例是,因「迷債」風波增加了精神科醫生和社會工作者的工作機會,連在中環小街經營文具生意的小店營業額也有所增加,很多參加「討迷債」的苦主常到來購買紙筆,臨時書寫申訴內容。
更重要的是「迷債」事件使在祖國一直未能實現的「共產主義」在香港提早實現,共產主義的最高原則是「各盡所能,各取所需」,最近主辦「食物銀行」的慈善機構透露,失業的中產階級也到「食物銀行」領取嬰兒奶粉,有關人士正是既濯纓又濯足的施老闆的同行,施老闆必引以為傲吧?
民望如浮雲,富貴亦如浮雲,香港特區在經濟機遇委員會英明領導下,必然大步快上,集體狂奔進入共產主義「食物銀行」得到幸福的生活。
團結起來,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依靠經濟機遇委員會在職業政治家特首曾公蔭權的英明領導下,提早邁進幸福無比的共產主義天堂!
Friday, October 31, 2008
粗話 -- 陳雲 (轉載自信報)
很好,多謝黃家正。
粗 話 (轉載自2008年10月30日信報)
陳雲
一九八六年夏日,我在旺角亞皆老街的珠海書院舊址教書,午後無課,去了洗衣街樓上的新亞書店買了牟宗三的《中國哲學十九講》(一九八三),復坐在麥花臣球場附近的大牌檔(已拆)食燒鴨飯。同桌的泥水佬在飲米酒,看了書名,便搭訕曰:「《中國哲學十九講》?使乜十九講吖,一講就講撚完啦!」粗漢一言,如當頭棒喝,令我想起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一講便將哲學講完。
「髒話」出自現代城市
昔日,在髒話的概念仍未通行之前,粗話頂多被視為粗俗不文之語,所謂市語村言而已。粗話也可傳達事相,寄託性情,有如上述泥水佬的醉酒之言,劉姥姥在大觀園之話。粗話與文話,貴賤之別,君子與小人之辨也。君子有義務扶持小人、提升小人,卻無權威斥責之、壓抑之。古之讀聖賢書者,平日潔身自愛,偶爾將善德流布於親族友儕,從未想到要明令在公共場合禁止粗言。然而,一切以前不可想像的,不能夠做到的,資本主義制度都提供適當的環境和手段,以便衍生出更多樣化的欲望,更多樣化的監察,創造更多的資本增值。
抑制欲望,由抑制身體開始。中文的粗話與髒詞,都從「尸」部;尸者,僵臥之身體(尸身),是不動的、待審察與控制的人身。抑制不得說、屄與屌,要說陽具、陰道與性交,有如抑制不得說屎、尿與屁,而要講大小二便、人有三急。粗話被視為不可說的污言穢語,是近代城市化的現象。愛說「粗話」者懼怕被人斥責說「污言穢語」,便將「班鳩」以諧音委婉化為「賓周」及節縮為「周」,就是身體名詞及情緒語言被城市化和士紳化的過程。香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進入士紳化社會,公共場合禁制了粗口之後,卻衍生出更多的委婉詞,更多的破禁欲望,更多的淫褻審查衝動,由是出了更多的市井報紙雜誌、坊間漫畫與粗俗電影。屌(diu2)字講不得了,便有挑、丟、頂、小、超、妖、扑、X、交叉、媽叉、小喇叭、問候伯母、delay no more、DNLM……。
香港的專權者使用校規、公營電台守則、電視及電影審查及公共場所立法等術,令公共空間成為士紳中產的、壓抑情緒的乾淨語言之所,政府意欲製造的不是互相尊重的和諧社會,而是彼此視如陌路人(strangers)的個體化城市。只有陌路人,才會用乾淨語言來開腔和搭嘴,不敢用粗話來營造熟絡感(intimacy),不敢用捶打肩膀、講丟那媽的方式,假意冒犯對方來將對方納入親切的群落(in-group)。要滿足偷偷講粗口、用隱語講粗口的欲望,可以上酒吧、落夜總會、落架步、看黃霑的《不文集》與王晶的《追女仔》系列。壓抑了粗口,便製造了消費欲望,也製造了工作機會,例如官府有廣管局、電檢處及淫審處。愈審愈精,愈禁愈淫也。
粗言變了污言
幼居客家山村,有粗言而無穢語。屌、撚與屄,與婦女露乳哺嬰,男子露陰小便,一樣天真自然。男根曰朘,女陰曰屄,交媾曰屌,城市的士紳化社會認為的禁忌語,在山村是不二之言。屄不叫屄,該叫什麼?懂得說「陰門」的,已經是知書識禮的大人先生了。怎想得到,今日竟要叫性器官的?客家話的「joy」,粵語的「jeur」,是古字朘(音追)的變音,而朘字《道德經》也用的,「赤子……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五十五章)。」嬰兒不知男女交媾之事而陽物勃起,乃先天精氣湧至之故。
舊日,粗話只有用得適當與否、過度與否,有節制之禮,無禁制之令。平輩之間可講粗話,見長輩大人與官紳士女不可,祭禮稟神不可。客家人以前責怪小孩在不當的場面口出粗言,本身也得講粗話,如說:「小子不知大體,開口屌撚屌屄!」猶如粵語責怪粗人不識避忌,亂講粗話,便說「開口屌屌聲」,今日的委婉講法,是「開口媽媽聲」,潮語曰「爆粗」。當然,媽媽教訓已經懂得粗話的小孩,便說不要無時無刻「講爛嘴」。粵語說的講爛口、講粗口、粗口爛舌,都略有佛家戒妄語的意味,即是粗話說得過分,只懂得用粗口來傳情達意,將口舌講得粗了、爛了。語言不分精粗,令人聽了生厭。
女版、特別加長版
六七十年代我讀小學時期,同學之間忽地有了一句新的粗話,大家便樂不可勝。當年的粗話是有特別加長版的,如「戇鳩」變成「戇撚鳩鳩,行路上廣州,游水雨熡!」罷就,要講成「罷撚柒就」,方才過癮。廁所也寫滿了港式粗話,本地人重新造字,將粗口三字寫為門字下面加小、西與能字。女子之豪放者,如幫會同學的一眾妓女朋友,也是滿嘴粗言,又頗有女權意識,將陽物的助語詞改為女陰的「閪」字。可惜當年「女版粗口」,始終勢單力薄,不敵男版粗口,今日眼見的抽煙印腳女子,講的粗口都與男人無異。
當年的小學老師,已開始教撚和鳩的所謂「讀書音」,前者是nan2,後者是kau1,如學生「俗讀」成lan1和gau1,會惹來哄堂大笑。當然,粵語長片裏的嬌嬌女,說「表哥,你咪撚化我喎」,是發L音的,梁醒波說「撚手小菜」亦然。至於「斑鳩」的鳩字,字典也注「加歐切」,正讀gau1音,kau1是俗讀。
八十年代上中學時,友儕之間開始抑制粗話,「戇鳩」委婉成「戇居」,「撚化」的發音危險,只好絕口不說。然而,正因為壓抑了粗話,大家的心更邪了。國史老師教到宋明理學,提起「陸九淵」,男生略有所悟,微笑不語。提到「朱熹」,大家卻不敢心邪,朱夫子比陸象山要正經,玩笑不得也。
馬騮稟神
同一時期,社會的審察意識加強,粗口「三字經」擴大為粗口「五字經」,連「鳩」與「柒」都講不得了。不能直講,只好「曲講」,於是粗口歇後語風行。打頭陣的是法國大餐(多嚿魚,多鳩餘)與澳門朋友(Macau Friend,麻鳩煩),隨後是荷蘭牛仔褲(Holland Jean,好撚賤)、風吹皇帝褲浪(孤撚寒)、老妓埋年結(算撚數)、右邊細佬無屋住(左/阻撚住晒)、猩猩打飛機(玩撚猿/完)等。粗口諧音與意淫詞也湧現,粗話進入隱語編碼(coding)年代,不少更是文人及歌星所創,如粉腸、笨實、釣蟹、九両菜、關人隱士(尹光創)、十九才子(黃毓民創)、食蕉含忍、長洲居民奔洲長(黃霑創)、調理農務蘭花系(陶傑創)等。香港人又膽怯又好玩,編碼潮流之下,連尋常粗言也可曲講,於是PK、硬膠(網語是on9)、杏加橙、鹹蝦燦、大檸樂等,層出不窮。
曾蔭權做過「清潔大隊長」,念念不忘,喜歡潔淨思想。曾氏治下,警察瘋狂掃黃,連香港電檢處和淫審處也思想怪異,判斷離奇,正所謂馬騮稟神——唔係人咁稟(品)。例如《秋天的童話》(一九八七)的主角船頭尺(周潤發飾演)乃紐約唐人街餐館仔,仆街、躝癱、冚家剷等衝口而出,自然不過,然而卻遭當局在二○○七年初列為二B級,建議電視台播放之前須刪剪「不雅」對白。在此潔淨城市,也真的造就「思無邪」,彭志銘的五字粗話考證書《小狗懶擦鞋》(二○○七),在某些書店被放入寵物護理的書櫃了。 香港文字學.十七
Tuesday, October 28, 2008
《歌舞昇平》電影播放及分享會@ 香港青年協會
日期:2008年11月23日(星期日)
時間:下午3:00-5:30
地點:鰂魚涌香港青年協會總部大樓 九樓會堂
主辦機構: DragoNation 龍傳基金 香港青年協會 CNEX
合辦機構: 關注綜緩檢討聯盟 香港傑出學生協會 香港青年領袖同盟
協辦機構: 珠海學院 香港青少年發展協會 香港特別行政區傑出學生聯會
香港傑出青年義工協會 香港傑出專上學生服務聯會 粵港青年交流之友
支持單位: 香港青年協會青年空間21 香港青年協會 香港賽馬會社區資助計劃-青年義工網絡
活動目的
1. 讓青年人從不同的角度認識香港貧窮的實況,促進有關的討論和行動;
2. 鼓勵青年人進入社會現場,到低收入的地區考察,了解該社區的需要;
3. 推動青年人參與社會,透過與不同團體合作,發揮青年人的力量,關懷社區。
分享嘉賓:張經緯先生《歌舞昇平》導演
李大成先生 關注綜緩檢討聯盟統籌組織幹事
卓志恆先生 大學畢業生
資深社工 香港青年協會代表
中學生領袖代表 香港青年領袖同盟代表
回應嘉賓:莊陳有先生 香港大學學生發展總監
青年主持:朱海山教授 香港珠海學院建築學系系主任
杜韋瑤同學 香港傑出學生協會社會服務主任
費用全免,為方便統籌,請連同姓名、聯絡電話、出席人數電郵至大會(movie@dragonation.hk)預留座位 。
facebook訂位。
如有任何查詢,請致電 2811-2779 與「龍傳基金秘書處」聯絡。
《歌舞昇平》電影播放@ 上海复旦大學
日期:2008年10月29日(星期三)
時間:下午6:30 - 7:40
地點:复旦大學新聞學院 教學樓一層 蔡冠深報告廳
主辦機構:CNEX, 复旦大學金史密斯紀錄影像研究中心
詳情請參閱以下網址:
http://beijing.cnex.org.cn/student_2008_fudan.php
Thursday, October 23, 2008
《歌舞昇平》電影播放及分享會@ 明愛徐誠斌學院
日期:2008年10月24日(星期五)
時間:下午7:00-下午10:00
地點:香港堅道2號徐誠斌學院
主辦機構:明愛徐誠斌學院, 關注綜援檢討聯盟, CNEX
費用全免,為方便統籌,敬請先留座說明需要座位數目。
辦法可在此留言,或在facebook訂位
又或電郵tetralee@hotmail.com(李先生)留座
Monday, October 20, 2008
一位調琴師 四部史坦威
一場鋼琴大賽,十五位參賽好手,動用了四部史坦威(Steinway)音樂會大鋼琴,還特意從美國邀得一位調琴師半個月來全程跟進。
還不止於此,這位國際級專業調琴師西村佳久對筆者說,今次比2005年那一屆好多了,大會堂為此晚上不關冷氣與射燈,令鋼琴的狀態不會突變。
一般而言,大會堂音樂廳半夜11時會關燈關空調,至到翌日才重開,但為了本月4日起這半個月的比賽活動得以最佳的水準進行,大會堂答應破例晚間不關空調不關射燈。此外,為了讓參賽者有更多選擇,大會堂還借出兩部史坦威;其他兩部則由通利琴行及史坦威公司贊助,特地新近從德國運來,其中一部來了香港才三個月,另一部金色的,更是史坦威公司用作公眾展示的大鋼琴,有十年琴齡。
除了要讓鋼琴保持穩定狀態外,由於比賽有獨奏、與室樂團合奏,以及跟八十人的大管弦樂隊協奏的三種不同場合,調琴師也要因應對鋼琴作出調整。
西村佳久說,獨奏用的鋼琴,音色要求比較絢爛(juicy)及細膩(nice),但毋須像跟管弦樂合作時那樣強而響亮(powerful)。
至於室樂用的鋼琴,他說,你不要看輕那幾支提琴,一支小小的小提琴,若論音響的穿透力(bright),那是鋼琴遠遠比不上的,鋼琴其實不是一種在音響上非常有力的樂器(piano is not such a great sounding instrument)。
怎樣能令鋼琴在室樂演奏中能與其對手對好話,除了演奏者的功力外,調琴師也須為其手上的「工具」掌握好分寸。
室樂尚且如此,與大型管弦樂隊一起合作的鋼琴協奏曲,怎樣能令琴聲適當地凸顯出來,這對主奏者與調琴師的挑戰,便更不在話下了。
此外,別忘記,參與比賽的都是年輕人,不是大師級的老手,他們對樂器的掌握未有太多經驗,於是更需靠調琴師的協助。
補充一句,西村佳久是與阿殊堅納西長期合作的調琴師。至於四部琴都是史坦威,據悉,是因為今次的評判全是史坦威的用家。
《歌舞昇平》電影播放及分享會@HKU
日期:2008年10月20日(星期一)
時間:下午7:00-下午10:00
地點: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T6 (Meng Wah Complex)
主辦機構:Department of Social Work and Social Administration, HKU and CNEX
Friday, October 17, 2008
《歌舞昇平》電影播放及分享會
時間:上午10:00-下午1:00
地點:香港理工大學
主辦機構:
香港社會工作學生聯會
關注綜援檢討聯盟
CNEX
放映房間地點,請電郵tetralee@hotmail.com(李先生)查詢
Tuesday, October 7, 2008
《歌舞昇平》電影播放及分享會
日期:2008年10月8日(星期三)
時間:下午5:30-7:30
地點:九龍塘 浸會大學 浸會大學道校園 賽馬會師生活動中心一樓109室(ACC 109)
討論嘉賓:
邵家臻 (香港浸會大學社會工作系高級講師)
李大成 (關注綜援檢討聯盟負責人)
張經緯 (《歌舞昇平》導演)
主辦機構:
浸會大學社會工作學會
關注綜援檢討聯盟
CNEX
研討會講題:
1. 大眾傳媒鏡頭下的貧窮
2. 大眾對「貧窮」的印象 (你認為怎樣才算貧窮?)
費用全免,為方便統籌,敬請先留座說明需要座位數目。
辦法可在此留言,或在facebook訂位又或電郵tetralee@hotmail.com(李先生)留座
Friday, October 3, 2008
《歌舞昇平》電影欣賞會
日期:2008年10月3日(星期五)
時間:下午7:00-9:30
地點:鑽石山鳳德村恩慈學校內 禮賢會慈雲山堂小禮堂
主辦機構:禮賢會慈雲山堂,關注綜援檢討聯盟,CNEX
費用全免,為方便統籌,敬請先留座說明需要座位數目。
辦法可在此留言,或在facebook訂位又或電郵tetralee@hotmail.com(李先生)留座
Sunday, September 28, 2008
Saturday, September 27, 2008
從三聚氰胺到金融海嘯 告別「自由市場和政府干預」二元迷思 文/許寶強
P03,P04 周日話題 By 許寶強 2008-09-21
從三聚氰胺到金融海嘯
告別「自由市場和政府干預」二元迷思
文/許寶強
表面看來,「百年一遇」的金融風暴與毒害兒童的三聚氰胺,似乎沒有什麼聯繫,除了都反映了人類的貪婪。然而,人類貪婪並不始於今天,為什麼危機到了現在(而非更早)才爆發?這問題恐怕並非是「人性貪婪論」所能完全解釋。
由問題次按與三聚氰胺引發的風波,從不同的面向反映了當代資本主義世界的「深層次矛盾」。有毒奶粉與金融危機,並非新生事物,但在「問題食品」上經驗豐富的中國政府和標榜市場萬能的美國經濟,這兩大當代資本主義世界的支柱,似乎都無法有效監測、發現、避免或徹底解決問題,讓危機一次又一次出現。真的只是個別壞人或無良企業就能引起這些「百年一遇」的危機?還是反映了資本主義世界運作的結構性困局?如果我們正在面對的問題真的是「百年一遇」,那麽要了解甚至徹底解決金融市場和三聚氰胺的危機,恐怕得首先回顧當代以至過去百年資本主義的歷史,以從中尋找答案。
何謂百年一遇?
據Joseph Stiglitz(http://www.tnr.com/politics/story.html?id=947bf9e5-923b-409a-adac-579658c99ddf)指出,過去三十年間,全球共出現了超過一百次大大小小的金融危機。因此,如果我們仍然接受這次金融危機是「百年一遇」的說法, 隱含的意思, 是認為Stiglitz 所指的大大小小債務和股市危機,規模和影響力都遠比不上是次風暴。也許只有一九二○至三○年代的經濟大衰退,或一八七三至一八九六年的長期衰退,才可比擬。這也是為什麼一些論者把是次金融風暴與二十世紀初,甚或十九世紀末的金融危機相提並論。
意裔美國社會學者阿銳基(GiovanniArrighi )去年出版的《阿當.斯密在北京——21世紀的譜系》(Adam Smith in Beijing——Lineages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New York: Verso,2007),便嘗試從百年歷史的視野,尋找解開當代資本主義世界危機的鑰匙。
阿銳基仔細比較了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後和一八七三至一八九六年的金融危機,提出了一些有趣的觀察。這兩次相差超過百年的金融衰退,同樣是在世界的貿易和生產膨脹、製造業利潤率下降,以及世界競爭加劇(十九世紀加入競爭的後進國家是美國,二十世紀的後進競爭者則是德國和日本)的社會脈絡下產生。不同的是,伴隨着十九世紀的金融危機是長期通縮,而二十世紀的金融危機則在世界性的通脹環境下發生。
阿銳基認為,是次金融「海嘯」,除了由製造業利潤率下降和世界競爭加劇引發外,還與美國近年國際霸主地位的衰落有關,具體反映在其於中東戰爭的泥足深陷。與六十至七十年代的越戰相似,九十年代和911 以後的中東和阿富汗戰爭,使美元大量外流,財政負擔沉重,單是美國國會至二○○六年底通過與反恐和伊拉克戰爭直接相關的財政預算,便高達五千億美元。 Joseph Stiglitz 與Linda Bilmes 的新書The Three Trillion Dollar War: The True Cost of the Iraq Conflict, WW. Norton, 2008更估算美國為伊拉克等反恐戰爭支付的真正成本(包括照顧回國的傷兵、現在仍需支付每天超過一百億美元的軍事支出等等),其實高達三兆美元。
從百年視野出發,阿銳基把當代美國這種規模和時間跨度的軍事支出,與十九世紀大英帝國時期比較。不同之處是,十九世紀英國能夠透過迫令其殖民地(印度)的子民當兵(例如到了一九二○年英國駐伊朗的軍隊當中,仍有百分之八十七是印度大兵),以及透過直接控制印度的外匯儲備以支付軍費。
然而,今天的美國只能以不斷發行更多的美元來支付龐大的軍費,這種「無中生有」的印銀紙術,確實在短時段暫解美國龐大軍費支出的燃眉之急,卻同時進一步削弱了早於七十年代初已與黃金脫鈎的美元國際地位,也種下了當代世界性通脹的惡果,進一步迫使(或誘使)世界各地手持日益貶值美元資產的「投資者」,甘冒金融市場不斷上升的風險,義無反顧地參與這場世紀的大賭局。
經濟金融化效果
阿銳基認同經濟史家Robert Brenner 的判斷,認為美國自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已陷入經濟衰退,具體的表現是製造業的利潤率持續下降。不過,阿銳基認為,美國製造業利潤下降,並非僅僅由於戰後至六十年代期間的生產過剩,以及德、日等「後進」工業國的強大競爭,還建基於美國工運的持續抗爭,以及最重要的是美國在國際霸權位置上的衰落。
面對危機,自七十年代末開始,美國列根政府推出了高利率政策,使大量資金流入美國,壯大了美國的金融資本,產生了九十年代的短暫繁榮及日後的金融泡沫。
阿銳基指出,這種把美國經濟「金融化」(financialization)的作法,在過去十多二十年造成的「財富效應」,刺激了消費的需求,產生房地產和金融投資的泡沫。
所謂經濟金融化,是指金融部門(包括地產和保險業)佔經濟的比重不斷上升。
在八十年代,美國的金融部門佔國民生產總值的份額差不多與製造業等同,而到了九十年代,金融部門佔國民生產總值的份額更超過了製造業。此外,經濟金融化還同時指製造業把資金移作金融投資(投機?),以補償企業日漸下跌的生產利潤。
以沃爾瑪(Wal-Mart)取代通用汽車(G. M.)坐上美國經濟的龍頭位置作為案例,阿銳基嘗試說明美國在過去五十年間如何從一個生產大國,逐漸轉化成為一個主要依賴外國產品進口的消費經濟,以及一個以金融買賣圖利的全球金融轉口港。
經濟的金融化所產生的效果,除了負面地影響物質財富的創造和積累外(美國新奧爾良水災的破壞至今仍未恢復,便是一例),政治上也使美國日益受其債權國左右,在社會上則激發經濟水平日益下降的低收入大眾不滿,甚至以種種抗爭來解決他們正面對的生存危機。
儘管在生產利潤率不斷下跌的年代,經濟金融化確實能夠短暫地維持資本主義中心地區的投資回報,但這種並不建基於真正創造新的財富利潤, 只是一種零和(zero-sum)甚至負和(negative-sum)的賭博遊戲,早晚會無以為繼。
經濟的金融化在短期內或許可透過日趨複雜的金融衍生工具來維持利潤,暫時穩定既有的經濟秩序,並實質地把財富從弱勢群體轉移往富豪手上(正如地理學者David Harvey 指出,所謂的「新自由主義」,其實就是一套把財富再分配往富人手上的方法)。但長期來說,金融化也就等同令資金遠離實質創富的場域,進入投機與對賭。經濟金融化之所以能夠讓企業的投資回報不跌反升,歸根結柢依賴一種財富轉移的效果。正如阿銳基指出,一九八○年,美國的行政總裁(CEO)收入相對於製造業僱員的平均工資,是四十比一;二十年後,這比例上升至四百七十五比一。美國CEO 的收入比歐洲和日本的同行,高出二十至三十倍,儘管前者的勞動生產率並不比後者為高。美國的行政總裁之所以能夠在一段時間內合理化其超高收入,主要利用槓桿借貸,或透過企業合併和收購,甚至直接炒賣金融資產圖利,而非承擔其作為資產管理者的責任——把資金有效地分配到真正能創造財富的領域,以及為投資者管理好風險。
當市場和政府同時失效
正如Joseph Stiglitz 指出,金融市場就像經濟體的大腦,指揮資金的流向,管理交易的風險。然而,當代金融市場這大腦的才華,似乎更多用於逃避規管,而非努力把資金分配到最能創富的領域;或更願意「進取」求利,而非做好風險管理。金融市場之所以沒有「做好份工」,恐怕與資金管理人員只是使用「他人的金錢」進行豪賭,而且失敗的代價甚低有關。這與內地企業和政府就算對問題食品監察不力,付出的代價也極之有限,其實十分類似。
缺乏有效迫使或誘導企業家和政府官員真正「做好份工」的獎懲制度,空談要自由市場還是政府干預,只會令人莫名其妙。如果主宰金融市場的CEO的獎金花紅,仍然建基於極短期的財務業績,而非企業或投資者的長期回報;如果負責金融產品和食品安全的企業主管和政府官員,未能盡忠職守,失去的仍然僅是他們現有職位,而無需向受害人負責;又如果出了問題以後,社會仍願意或被迫接受「由於出事的企業過於龐大,因此要不顧一切挽救」的邏輯,那麼,正如三聚氰胺與「百年一遇」的危機所顯示,不論自由市場還是政府干預,恐怕都無濟於事。
三聚氰胺與「百年一遇」金融危機反映的,其實是歷史資本主義體系的結構性問題,當經濟周期陷入衰退,企業往往把資金逃往最後的投領地——金融市場,以對賭的方式維持其日益降低的利潤。經濟金融化所產生的效果是財富再分配,令貧者愈貧、富者愈富,位於經濟下游的工人、農民,相對於流動於全球的金融力量,討價還價的能力不斷下降。金融投資(機)本把生產利潤下降的負擔,以外判等方式轉移往低收入地區的低收入戶口,面對通脹和大企業壓價的壓力,一些低收入戶甚至以非法的手段,例如在奶粉中加入三聚氰胺,以爭取較高的收入;正如金融市場操作中,投資銀行也會想方設法在法律範圍內外尋找致富之道。
問題是,「自由的」金融(和食品)市場並未能像經濟教科書所指般能夠有效地分配資金(和商品),以達致社會生產的最優狀態,同時也未能有效地管理風險;與此同時,負責監管金融市場和食品市場的政府,亦遲遲無法發現以致改正市場的失效(market failure),結果還是要由納稅人負擔這些危機所導致的各種代價。
從三聚氰胺到「百年一遇」,我們大概應很清楚抽象的「自由市場」和「政府干預」論述的虛妄,也能認識到完全沒有必要接受在自由市場或國家干預二選其一的陳腔濫調。正如長期研究金融危機歷史的已故經濟史家金德爾伯格(Charles P Kindleberger)所說,「認為政府應當一直干預經濟或認為政府永遠不能干預經濟的說法都是錯誤的」(《瘋狂、驚恐和崩潰:金融危機史》,朱隽、葉翔譯,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頁 2)。真正的問題是:怎樣的國家干預、怎樣的市場規則,才真正有效地分配資源、做好風險管理,從而令各種市場產品(包括金融和食品)適合市民和投資者安全地消費?
意裔美國社會學者阿銳基去年出版的《阿當.斯密在北京——21 世紀的譜系》(Adam Smithin Beijing——Lineagesof the 21st Century, New York: Verso, 2007)
Joseph Stiglitz 與Linda Bilmes 的新書The Three Trillion Dollar War: The True Cost of the Iraq Conflict, WW. Norton, 2008
經濟史家金德爾伯格(Charles P Kindleberger)所著的《瘋狂、驚恐和崩潰: 金融危機史》(朱隽、葉翔譯,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
Wednesday, September 24, 2008
在一片奶的恐慌下
轉載自2008年9月24日信報。
奶媽地位誰可比
陳頌紅
聽一個長輩說,吃人乳長大的孩子比較溫順善良;吃畜牲的奶(例如牛奶)長大的孩子就野蠻任性多了。噓!幸好我是喝母乳大的。我不敢說那位長輩的理論是對或錯,因為古代未有奶粉的時候,所有人都是吃人乳長大,不也是有窮凶極惡的人嗎?所以此說也作不得準。將來或者我嘗試做一做調查,看看那些犯嚴重罪行的犯人是喝什麼奶長大的,才能知道準確不。
不過中國古代皇室挑選奶媽,或者稱為乳娘、奶娘,都認定她們的性格品行非常重要,因為她們的奶水會直接影響被餵哺孩子將來的性情。據《北京社會科學》雜誌資料,明朝有「奶子府」,每季都會精挑四十名乳娘(稱「奶口」),十五至二十歲,容貌端莊,身體強健,脾性溫厚,丈夫兒子都健在。選中後她們要住在奶子府裏面,調節飲食,不能喝酒不能行房,再嚴加訓練,聽候宣召。皇室傾向由乳娘餵哺皇子,其中一個原因是杜絕妃嬪跟皇子的關係過於親密,待皇子成人後,妃嬪可以輕易干預政事,所以皇子一出生便會交給乳娘哺育。另一個原因是古人相信正在哺乳的女子不能在短期內再度懷孕,所以寧願把哺乳的責任交給乳娘。《禮記.內則》也提到天子、諸侯、士大夫之子方有資格聘用乳娘,這是身份地位的象徵。在十六世紀的歐洲亦由於這個原因而聘請乳娘。在瑪麗蓮.亞隆《乳房的歷史》中提到,「當時上流社會還是偏好『未使用過』的乳房,為了保持乳房年輕漂亮,貴婦多半仰賴奶媽哺育孩子」。到了十八世紀的英國和法國,連平民百姓的家庭都會聘請奶媽。後來有人提出「反奶媽」運動,認為貴族孩子由低下階層婦女哺育是腐敗現象,而且根本不知道奶媽心靈是否純潔,身體又是否健康,所以倡導母親應該親自哺乳。
奶媽在歐洲是下等人,但在中國古代卻地位顯赫。例如從唐朝開始,皇帝奶媽死後可以葬入皇陵;明熹宗一登位便封奶媽為奉聖夫人,出入還有人夾道大喊「千歲」;清朝各代奶媽的丈夫兒子都會被封為四品至二品官。最近的奶媽身價都水漲船高,證明陳克勤有先見之明,強調「try our breast」,還是自家的奶最妥當。
Saturday, September 13, 2008
中年失業:紀錄片《歌舞昇平》放映及座談會
日期:2008年9月27日(星期六)
時間:下午7:00-9:30
地點:香港理工大學 Y304室
主辦機構:香港理工大學社工系同學,關注綜援檢討聯盟,CNEX
討論主題:
中年失業
討論嘉賓:
梁志遠先生(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導師)
張詠詩小姐(關注綜援檢討聯盟)
趙潤深先生(基本生活保障權益協會)
費用全免,為方便統籌,敬請先留座說明需要座位數目。
辦法可在此留言,或在facebook訂位又或電郵tetralee@hotmail.com(李先生)留座
Friday, September 12, 2008
Wednesday, August 20, 2008
探討香港貧窮問題 -- 紀錄片《歌舞昇平》放映會及座談會
日期:2008年10月17日(星期五)
時間:下午2:00-4:00
地點:香港北角渣華道321號柯達大廈5樓 香港經濟日報(港鐵鰂魚涌站C出口)
主辦機構:香港經濟日報,關注綜援檢討聯盟,CNEX
備註:是次放映會為教育局認可「教師專業進修時數」
費用全免,為方便統籌,敬請先留座說明需要座位數目。
辦法可在此留言,或在facebook訂位又或電郵tetralee@hotmail.com(李先生)留座
Friday, August 1, 2008
香港經濟進入第三次繁榮期的條件
歐洲每年只花1.3% GDP响高等教育上,而美國卻高達3.3%。歐洲大學生平均每年獲8700歐羅補貼,美國大學生卻高達58000美元,上述可能係近三十年歐洲GDP增長率落後美國嘅真正理由。歐洲國與國之間分別好大,有大補貼嘅丹麥、瑞典、英國及瑞士,最差係意大利及西班牙。
美國除咗嚟自政府嘅補貼多,私人捐款亦佔好大比重。美國一流學府大部分都係私人、機構或基金捐款支持,令呢D學府不但獲更多資金、更大自主權,同時面對更大競爭(例如教授每年出幾多份研究報告,可直接影響明年捐款)。美國唔少知名學府不但擁有自己嘅產業及招聘職員嘅自由(決定員工薪金權及決定佢地嘅財政預算),响競爭research funds方面亦相當激烈,不但學校與學校之間競爭,連部門與部門之間亦競爭,甚至教授與教授之間都明爭暗鬥。
香港1950至80年經濟係出口、製造業導向型經濟,1984年至今係內部消費主宰型經濟(經濟盛衰由樓價同股市升降主導),能否進入知識產權型經濟?便睇政府投資幾多喺高等教育,以及私人、機構及基金對高等教育方面嘅捐獻。香港不但需要更多大學生,同時需要更高質素嘅大學生去提升港人人均收入,只有咁樣,香港經濟才有條件進入第三次繁榮期。
Thursday, July 31, 2008
(轉載) 寂然世界: 盛世之外,總有悲歌:談陳惜姿《天水圍12師奶》
寂然世界: 盛世之外,總有悲歌:談陳惜姿《天水圍12師奶》
此文發表於2007年3月4日《澳門日報》"閱讀時間"版
寂然世界: 盛世之外,總有悲歌:談陳惜姿《天水圍12師奶》
一、媽媽,父親節快樂
她叫雲姐。訪問當日是父親節,她的女兒在家中一塊白板寫上:“媽媽,父親(母親)節快樂!”在這家中,母親就是父親。
雲姐一共有四個兒女,家住天水圍天逸村。她的丈夫九七年拋妻棄子離開家庭,雲姐一個人靠八份家務助理工作維持一家生計,並且堅持不領取政府綜援。她的信念是:“我一定要做,幾個仔開始懂性,有眼睇。如果我唔做,日日響屋企靠政府,佢地將來又有樣學樣,點搞?”
雲姐每日花兩小時騎一輛鳳凰牌單車往返天水圍與元朗,風雨無間地應付工作和照顧家人。即使每日工作很辛苦,雲姐仍每晚替兒子熨好上班服,小女兒的校服,也一定要熨得整齊。因為“從你小孩子穿的衣服,老師可以看得出你的家庭如何!”
有些人會以為窮人都應該自卑,婚姻失敗的女人更是罪人。雲姐是這個訪問系列中唯一肯以真名示人的受訪者,她的堅毅與磊落,也許是很多貧苦大眾的寫照,但當主流傾向中產,社會以消費為時尚,雲姐的骨氣,又有多少人願意了解,願意學習呢?
二、不肯流淚
如果可以選擇,淑明希望自己是個弱者。可惜命運根本無從選擇。九七年金融風暴,令這位本來有車有樓的兩子之母變得一無所有。當時,淑明的丈夫因投資失利,欠下傾盡家財也難以還清的巨債,從此意志消沉。夫債妻償,自此淑明瘋狂的打住家工、做陪月,不分晝夜的工作,雖然捱壞身體,但為了生活,工作絕不能停下來。
淑明想過自殺,但為了兩個兒子又不敢死。可是因為工作太忙,她完全無暇照顧成長中的兒子。某晚她十七歲的大兒子肚餓到便利店買東西吃,途中被一班醉酒青年打死。兒子留院急救當晚,淑明仍堅持上班,其實她在逃避,不想見醫生,不想聽到兒子的死訊。
兒子的喪禮上,淑明不怕白頭人送黑頭人的忌諱,親身在靈堂打點一切,但卻不肯流淚,因為她心中只懂盤算,往後的路,該怎麼走。
“佢生前,我對佢唔住;佢走左,我想對佢好D。”她為兒子的死深深自責:“如果我有煮飯,佢就唔使落街買野食,唔會遇到那幫人。我最虧欠就係呢樣。我都好嬲我老公,點解唔煮飯畀個仔食?”
為了幫兒子風光大葬,淑明欠下一筆新債。
她的丈夫,仍是每日躲在家中,不工作,不長進,不爭氣。
為了家庭,為了生存,淑明的工作,不能停,不能停……
三、12師奶
二○○四年,香港天水圍發生滅門慘案,轟動一時,該區各種問題引起各界關注。然而,社會討論過後,政客做Show之後,似乎一切如舊,貧窮者依然貧窮,痛苦者繼續痛苦,香港社會此後進一步標籤化天水圍居民,但這些人的困境,卻難獲得解救。
這本《天水圍12師奶》的作者陳惜姿是有心人,在滅門慘案之後花了兩年,找來12位住在天水圍的師奶,敘述她們的故事,細緻地呈現眾多典型的婦女問題、家庭問題、社會問題,逼令讀者正視繁華背後艱苦無助的眾生相。12師奶中,有雲姐的教人敬重,有淑明的令人心痛,有弱小師奶殺出中環的傳奇故事,有慘遭丈夫虐待十多年的主婦悲情,有嫁錯香港人發錯虛榮夢的新移民憾事,還有受大集團欺壓永遠只能做臨時工的女工辛酸。讀這些故事,自會感受到社會對弱勢社群的不公平。12位師奶為了生計,付出巨大的辛勞,卻總是得不到合理的回報。她們的經歷,幾乎都有機會發展成為另一樁滅門慘劇。一念是天堂,一念是地獄,有人默默吞忍,有人也不知自己還能再忍多久,這些炸彈隨時可以爆炸,但有人可以真正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嗎?
四、下一代
貧窮、學歷低、新移民被歧視、子女學壞、家庭暴力、毒品、丈夫包二奶等問題並不是天水圍獨有,只是這個人為的特殊區域較頻繁地出現這類事情。讀《天水圍12師奶》時,一方面感到這只是師奶們單一角度發聲,是屬於“弱勢社群中的弱勢者”的敘述,如果加上男人和小孩的角度,故事可能更立體、更震撼。讀完12個師奶的故事,除了傷感,似乎已經無法再做甚麼,心中不免鬱悶。
陳惜姿在此書<後記>這樣寫:“可幸這些天水圍女人都未敗下陣來,生活磨難給她們激出更大的鬥志。她們唯一的弱點,是過份為家庭勞心勞力,畢生為家人而活,忘記了自己。訪談的女士中,有一人曾想過自殺,最後沒有動手,理由是:若我今天自殺了,將來我的孫兒問起,外婆是怎死的?我女兒怎答呢?子孫會想甚麼呢?會不會有陰影?對他們的人生有甚麼影響?因此她就放棄了。我們當然慶幸她沒做傻事,但連考慮結束生命前都要顧及子孫感受,我們真的無話可說。”然而,下一代的事也是教人擔憂的。
貧富懸殊最可怕的地方,在於坐擁財富與權力的一方世世代代壟斷整個社會努力得來的資源,高高在上的永享優勢,貧窮的一方卻永遠沒有機會出頭,像受了詛咒似的活在不公平之中。也許,天水圍師奶的故事只是開端,她們的下一代,才是更複雜、更難處理好的世代難題。
澳門沒有天水圍,但任何社會都不能斷言沒有大同小異的社會問題。這是一本賺人熱淚的小冊子,看看人家,想想自己,盛世之外,總有悲歌。
請不要遺忘經濟奇蹟背後不是奇蹟的這部分事實吧。
Wednesday, July 30, 2008
Monday, July 28, 2008
黃家正和他拉大提琴的妹妹
這段YouTube的音樂就是這首奏鳴曲,而彈奏的是Leonard Rose(大提琴)和 Glenn Gould(鋼琴)。
Saturday, July 26, 2008
「綜緩 NIZATION(第二版)」在書展
原文:
http://hk.myblog.yahoo.com/cssa_alliance/article?mid=35
一個電視節目,令到香港貧窮問題成為曇花一現的話題。
熱潮過後,話題不再,但一百萬人依然掙扎奮發。
「綜緩NIZATION (第二版)」就是訴說著其中十三個主人翁的口述故事。領綜緩並不意味綜緩人士安於現狀,相反,他/她們只是靠領綜緩應付燃眉之急,也期望能自食其力,在困頓當中,只望社會能給予正面支持。
我們希望透過這本書,呼籲社會人士摒棄固有成見,以不一樣的視角,不一樣的距離看綜緩制度和綜緩人士的處境。書中13個綜緩人事故事,正正是社會「綜緩-NIZATION」的故事,也是全港50多萬綜緩人士處境的縮影。
新書推介會:
日期: 23/7-29/7
地點: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新翼2樓GRAND HALL25-27(樂施會攤位)
售價:原價$80
書展特價$64
Monday, July 21, 2008
黎小鋒一篇很有趣、很有深度的網誌
原文網址:
http://baidonglian.spaces.live.com/blog/cns!965BFC6D7939B46B!442.entry
黎小鋒是我06年12月去北京CNEX的工作坊認識的。當時我的提案就是《歌舞昇平》 ,而他的是《我最後的秘密》。07年10月我在台北看到《我最後的秘密》,是一個很細膩和感人的作品。
需要強調的是文中在電話中暴罵的朋友不是我。(雖然我也不是一個很好修養的人,熟悉我的人都很清楚這一點。)
骂吧,骂吧,骂完别忘记感恩就行了
大约两个月前,在大街上接到一个朋友的电话,当时环境嘈杂,断断续续听不清楚,只有一连串的跟人类和动物生殖器有关的词汇搅在一起,跟做兰州拉面一样,拉得很长,收得很短,忽长忽短,劲道十足,似乎在骂什么人——在听清楚不是咒骂本人之后——我让他半个小时之后再打我的座机。
到家不久,电话来了,还是在暴骂,情绪亢奋,言语犀利,酣畅淋漓,气势如虹——能把情绪状态保持如此饱满,如此持久,说明对方积怨已久,火力不轻啊!这次听明白了,跟他新片的出路有关,跟他的失望和愤怒有关——他跳着脚痛骂的是电影节——确切地说,是国际电影节。
凭心而论,我一直比较看好这个朋友的纪录片。当他的新片出来后,真心实意地向好多人推荐过,并且期待该片会在国际电影节上有个好的前景——在国内,这样的作品除了在一些民间影展上露面之外,不会进影院,不会上电视,也不大可能发行DVD,因而几乎无法进入普通观众的视野,作为一个纪录片人,他所受到的关注和尊重其实是非常有限的,而国际电影节正好提供了一个契机,让独立制片人能够象其他艺术家那样得到关注和尊重——最不济,可以让他出去旅游一周,即使得不了奖,也能获得一些心理满足。问题在于,国际电影节有自己的游戏规则,那些选片人,不管是真洋鬼子假洋鬼子,他们的口味不是咱们能预测得了的。就我所知,除了少数人能够靠名气靠人缘通行大市外,一般独立导演都是靠碰,碰机会,碰运气,碰中一个算一个,碰中两个算一双,如果你一开始就获奖了,可能后面的电影节还会多碰到几个。总之,是个可遇不可期的玩意儿,不能太当真的——不幸的是,我的这位朋友,他的新片在花了好些银子,通过国际快递周游列国之后,居然没碰进几个电影节,倒是把自己的怨气和邪火给碰出来了!
我能说什么呢?我不会添油加醋,但也不善于息事宁人。那就听他骂吧,何况其中有些话也是我想一吐为快的。毕竟,咱们都不是国际电影节上的幸运儿呐!
对国际电影节津津乐道,为进国际电影节挤破脑袋,拿那些真真假假的国际奖项去刺激媒体忽悠观众,这种风气由来已久。说到底,还是第三世界在文化上不自信的表现,用时下的话说,很缺乏“大国风范”的。在我看来,一个中国影片,最理想的观众还是中国人,本来是不必对国际电影节患得患失的。不妨设想,有哪个国家的人比咱中国人更能体会一个中国作品的背景、语境、暗示和玄机呢?如果把你的作品扔向一群普通中国观众(先别说13亿人了),能在他们当中引发感应和反响,你有什么理由不相信他们的判断或许比老外更客观、更公正呢?把作品拿出去是好事,但把能否在国外获奖,作为最重要的价值参照系,这是很令人悲凉的。(当然,这种风气目前盛行,也是情势所迫:国内主流的电影节太主流,爱搞平衡,而民间的电影节又太民间,影响有待扩展;独立制片人,需要观众,需要一个得到关注和尊重的平台;多数娱乐记者,包括某些专家,需要有个国际标尺来修正自己找不着北的判断力,以获得发表的版面和自信。
终于,国际电影节骂完了,我的朋友话锋一转,转向时下几个做片的人,当然,语气已经客气了很多:这个,不提也罢;那个,有水分,总体还凑合,那个,不咋的,还有那个,纯粹一傻B!我赶紧提醒他,后面那个你不是还没看完吗?没看完的片子他也敢骂,看来是骂昏了头——谁叫这些片子能得到某些有眼无珠的电影节的青睐呢!恨屋及乌,也是人之常情。我不由庆幸,自己的新片因为运气平平,蒙他厚爱,被他引为同类,万一不幸“闻达”起来,被他一番辱骂,也未可知啊。
写到这里,得为我这个朋友说句公道话,他是个性情中人,比较情绪化,骂完人后,心灵纯净得跟个圣徒一样。挨过他骂的人,据说最后都能原谅他。他的新片的确很好——相信以后,那个片子会通过别的渠道得到公正的评价——如果传说中的国际电影节最后没有弥补它们错误的话。
记得在电话里,我还是安慰了那位朋友几句,大意是,这些年里,咱们也没因为拍片背负什么债务,你换了几任女友,我也没耽误做爸爸(打电话那会儿女儿还没生下来),说是呕心沥血也好,毕竟做出了几个敢拿出来的作品。咱们其实没什么好抱怨的。反过来想想,咱们拍摄的那些人,他们撒播了他们的生活,包括自己的隐私,其实一切都没有什么改变,倒是我们收获了纪录片。
——我们应该庆幸,应该怀着感恩之心啊!
这句话,电话里没说,因为我自己也常常忘记,当然是拿来和朋友一起共勉的。
Wednesday, July 16, 2008
Social Sciences Summer Programme 2008 - 《歌舞昇平》screening
Date: Tuesday, July 22, 2008
Time: 10:00am - 11:30pm
Location: T4, Meng Wah Complex, The Univeristy of Hong Kong
Held by Faculty of Social Sciences,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nd CNEX
Private screening for the participates of the Programme only
Tuesday, July 15, 2008
《歌舞昇平》紀錄片放映會及討論
日期:2008年8月3日(星期日)
時間:下午4:00-6:00
地點:香港城市大學 LT 18
主辦機構:關注綜援檢討聯盟,CNEX
討論嘉賓:
張超雄 (理工大學 應用社會科講師)
梁秉鈞 (筆名:也斯, 嶺南大學 比較文學系講座教授)
陳惜姿 (天水圍12師奶作者, 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導師)
費用全免,為方便統籌,敬請先留座說明需要座位數目。
辦法可在此留言,或在facebook訂位又或電郵tetralee@hotmail.com(李先生)留座
Sunday, July 6, 2008
關於黃家正音樂紀錄片最後一天的拍攝
有驚無險下總算拍了下來,也估計是拍攝他演出的最後一天,雖然可能他在八月還會跟一隊管樂團演出Rhapsody in Blue。
這段YouTube的音樂正是他那天彈的樂曲,而演出的是Volodos
天水圍北《歌舞昇平》紀錄片放映會(黃昏場)
日期:2008年7月27日(星期日)
時間:下午7:30
地點:天恆村停車場六樓會議室
主辦機構:關注綜援關注綜援檢討聯盟,CNEX
費用全免,但只有30座位,故請在此留言,說明需要座位數目
或在facebook訂位
又或電郵tetralee@hotmail.com(李先生)或http://www.blogger.com/c3kings@gmail.com留座
天水圍北《歌舞昇平》紀錄片放映會(下午場)
日期:2008年7月27日(星期日)
時間:下午3:00
地點:天恆村停車場六樓會議室
主辦機構:關注綜援關注綜援檢討聯盟,CNEX
費用全免,但只有30座位,故請在此留言,說明需要座位數目
或在facebook訂位
又或電郵tetralee@hotmail.com(李先生)或http://www.blogger.com/c3kings@gmail.com留座
Friday, July 4, 2008
Thursday, June 26, 2008
Wednesday, June 25, 2008
《歌舞昇平》電影放映分享會
日期:2008年7月12日(星期六)
時間:下午2:00
地點:教協會銅鑼灣服務中心
主辦機構: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關注綜援關注綜援檢討聯盟,CNEX
出席分享嘉賓:香港教育專業人員教協副會長 馮偉華先生、關注綜援檢討聯盟 張詠詩小姐、《歌舞昇平》導演 張經緯先生、中學老師及綜援人士親身分享
費用全免,但只有50座位,故請在此留言,說明需要座位數目
或在facebook訂位
又或電郵tetralee@hotmail.com(李先生)或c3kings@gmail.com留座
Colours in Peace - What Do You Treat Me As
A short video about the South Asians in Hong Kong
Saturday, June 14, 2008
天水圍香港青年協會《歌舞昇平》紀錄片放映會
日期:2008年6月27日(星期五)
時間:下午8:00
地點:天水圍天悅村服務大樓
主辦機構:天水圍香港青年協會,關注綜援關注綜援檢討聯盟, CNEX
出席分享嘉賓:CNEX執行長 蔣顯斌;本片攝影 李植熹;關注綜援聯盟 李大成;本片導演 張經緯
費用全免,但因座位有限,請在此留言,說明需要座位數目
或在facebook訂位
又或電郵tetralee@hotmail.com(李先生)或c3kings@gmail.com留座
網上全片收看(只限台灣地區)
http://www.hichannel.hinet.net/univalent/media.jsp?mid=56872
台灣的朋友看過後,歡迎在這裡或 facebook 留下您們的觀後感或者不明白之處。(因為香港和台灣的福利制度不一樣,估計片中有些地方不易明白。)
謝謝
Tuesday, June 10, 2008
紀錄片的難處
作為導演,看見自己的影片能讓觀眾看後有那麼深刻的思考,而且更能具體成文,心中必然產生一分滿足感和自我肯定的自信。但最觸動我的還是最後一段說到「紀錄片的難處」,這是一個非常準確的論點。誠然這是本片不足之處,亦也許是這種風格的紀錄片本質上的一個缺憾。
原文載自:
http://so3soulfree.blogspot.com/2008/06/blog-post.html
思考貧窮
三撇蘇
今天下午出席了<歌舞昇平>的放映會, 這部紀錄了香港部份貧窮實況的電影, 無疑是有一點概括論, 但作為一種表達方法Representation, 這種選擇性顯然是必要的, 有觀眾質疑其中個案的代表性, 說被訪者"不夠"窮, 紛紛表示身邊看過更'慘'更'窮'的. 就此話題, 講者作了一個非常明確的提醒-
第一, 大眾對'貧窮'的想像:究竟如何才是'貧窮家庭'呢? 對香港人來說, 山區沒水沒學校的是貧窮, 非洲沒得吃沒醫療的是貧窮,這是宣明會和無國界醫生告訴我們的. 至於香港的家庭, 有部JNC電視, 有部三門雪櫃的家庭, 還算是'窮'嗎?
媒體塑造出來的'貧窮'影像是一種世界性的影像, 也是一種Stereotype, 但這種論述Discourse畢竟是有時間與空間的異變, 因為這是一個具有流動性的相對概念,在不同的地區有著不同的定義. 而在香港這個物質富庶的地方,貧窮戶是綜援戶嗎? 貧窮戶是單親家庭嗎? 貧窮戶是外地移民嗎? 貧窮戶真是是家徒四壁無電器才對嗎?這是牽涉到'Sterotype'的一個討論, 有時限的媒體展示顯然是要抽取概念中的精華與賦有象徵意義的部份, 而電影的舖排卻是根據導演的前設,以其在拍攝過程中的體會假定了一個貧窮的模式Agenda Setting, 透過剪接被訪者的對話Encode到電影中, 將這個preferred reading展示出來, 引起了讀者不同的解讀, 有人同意, 有人不同意, 証明了Media Consumer在Decoding中的創意與可能性, 亦成功引起了討論, 引起一連串的思考.
第二, 不拿綜援者受到讚揚?!講者開宗明義, 以'肺癆患者不醫肺癆'的例子, 點出了這種看法的徵結, "諱疾忌醫"並不是理智的做法, 反而是揭露了一種中國人傳統思想的通病 -"愛面子". 貧窮但不肯拿綜援者, 以男性為多, 這與中國傳統大男人思想不無關係. 事實終歸是事實, 總是要面對生活, 困苦是要解決的,"死"撐其實是不必要的. 當中朱熹的個案, 便在平淡的語調中道出了那種苦無出路到置諸死地而後生的經歷:曾經風光, 男人女人的角色倒置, 被妻遺棄, 企圖自毁與家人共赴黃泉, 起飛刀, 精神崩潰入青山, 到現在拿綜援, 義務幫人維修, 笑談箇中的戲劇性經歷, 並不容易, 是一個多麼難得的正面例子. 誠如其中一位觀眾所言,朱熹這個角色, 是五個案中唯一的男性, 在這紀錄片中擔當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然而, 我們必須明白'及時受助'的重要性, 對個人如是, 對家庭則更甚.
電影中的個案比例, 其實可算是香港生活圈子的反映, 印尼與泰國橋民,本土成長的,內地來港的, 老年的, 只是獨欠了現今被受討論的'新移民'而已. 從來, 香港就是一個華洋雜處, 僑民外來者居多的一個城市. 這些貧窮戶是否真的以這些類別為主, 還是我們看漏了眼, 有英美歐法駐港的貧窮戶嗎? 如沒有的話, 那是否代表著香港仍然是有一種崇洋心態?! 還是西方文化強勢壟斷世界的另一實証?!
對於被訪者一而再, 再而三的宿命論, 加上其連帶的負面attachement: 吸毒, 被社會排斥, 輟學, 單親, 自殺, 我一直在思考貧窮的延續性, 與延讀性. 當年輕人輕易吸食毒品,離婚率高企的今日,香港的貧窮景象是否真的這麼顯而易見呢? 我有一種感覺, 就是這需要備受關注的一群, 好像披了一層有保護色的衣服, 一方面是不易被察覺, 另一方面是他們不想被察覺, 或是不想被有色眼光看待, 又或是自尊心作祟. 傳媒對於他們的生活過度渲染,過度煽情, 委實是進一步強化了大眾對那種被扭曲了的"貧窮"想像.
導演在會後道出了一個香港傳媒道德的弊端, 傳媒在訪問時, 難以避免是有一定的"期望"和想像, 正如張導所言:他們是期待一些'字眼'.如沒有這種fulfillment, 大概就代表著其新聞意義的不足. 其實, 這正是傳媒對於貧窮的想像被社會中既定的論述框住了,這是stereotype所引起的效應, 但凡符合stereotype的特徵則是'有意思', 不符合的便是'不符合報導'的要求. 沒有問及張導這些是港聞記者,還是文化版或社福報記者. 無論是那一種記者犯上這種毛病, 都是一種影響社會深遠的疫症, 缺乏思考能力和觀察能力的記者是整個社會的悲哀. 話說回頭, 解鈴還須繫鈴人, Stereotype帶來的思考系統, 倒要透過媒體來解構和重整, 讓大眾的看法可跟隨時代的步伐扭轉過來, 使之更貼近現況. 但願這種具有訴說實況的故事能有天在入戶的電視中播映 ('一百萬人的故事'雖是好開始, 但卻略嫌深度不足),予大眾和傳媒都有一個深度反思的機會.
如沒有看過此片, 我從來沒有聯想到貧窮人對'新年'那種既愛且恨的複雜情緒. '逛花市''辦年貨' '看煙花'這些一般家庭習以為常的新年節目原來是他們的奢侈品, 這是片子帶來的一些鮮為人道的生活點子, 如果我們關注一點, 細心一點, 照顧到他們這一點的需要, 為他們製造機會經歷這些, 再附上一點正面的訊息, 或許可以成為他們和他們子女的生活養份,不致於被社會拋棄和排斥, 甚或導致其衝破貧窮的一個窗口. 活在山洞裡,只會讓人變得狹隘與脫節, 而拉旺個案中訴說"逛花市"對她和家人的新衝擊,正好補充了這個重要訊息. 社福團體, 請考慮過年過節多給他們這些體驗活動, 走出社區, 感受真生活.
這也讓我對紀錄片有再深一層的思考:紀錄片應該是再苦一點嗎? 還是再煽情一點? 我看此片是恰當的, 合理的. 其表達的是一種較正面的訊息, 這是合乎傳媒道德的. 被訪者是樂觀是生活迫成的, 還是性格使然的, 並不需要深究, 但實情是, 容許攝影機跟隨左右的家庭, 總是樂意和願意面對生活的人, 否則其根本不能成為片中個案, 這是紀錄片的難處, 但不難以理解的. 作為探討"貧窮"的課題, 此片子可不能滿足那些喜歡蘋果揭露瘡疤式報導的觀眾, 但卻提供了一種"實在地面對貧窮"的社會狀況閱讀, 引發思考, 引起討論, 令大家對香港式的"貧窮戶"定義作重新定位.
多得<歌舞昇平>, 讓我有一個很充實和有意義的下午.
Sunday, June 8, 2008
有關捐獻精神的兩篇文章
捐款来 怨憎起
2008年05月23日16:30
四川汶川大地震激起了爱心捐献的洪流。然而在中国,一些成功人士,以及像麦当劳(McDonald)、沃尔玛(Wal-Mart Stores Inc.)这样的知名外资企业却因此遭到声讨,因为他们的慷慨行善之举与人们的预期似乎相差过大。地产开发企业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China Vanke Co.)的董事长王石就是众矢之的。他是中国的名人,这不仅因为他在商业上取得的成功,更因为他像理查德•布兰森(Richard Branson)一样也是企业家中的冒险家,王石攀登过珠穆朗玛峰,还去过南极。当他名下的上市企业决定为抗震救灾捐献人民币200万元(约合28.6万美元)时,他却遭受到了疾风暴雨般的指责。
人们在他的博客里留下了两万多条留言,同时也在其他网上论坛和聊天室对王石大张挞伐。大家一开始是指责王石在做善事上寒酸、抠门;而后又批驳王石随后在博客里的辩白。他在博客说,我认为万科捐出的200万是个适当的数额……中国是个灾害频发的国家,赈灾慈善活动是个常态,企业的捐赠活动应该可持续,而不成为负担。
一位没有署名的读者在他的博客里留言:“我强烈鄙视王石!!!!!!!!!!!!我强烈要求王石捐献至少1亿元!!!!!!!!!!!!”。还有很多人留言呼吁人们抛售万科的股票,抵制它开发的楼盘。
王石万夫所指的遭遇在一定程度上凸现出了中国社会中贫富阶层之间的紧张关系;因为随着中国日渐繁荣,成功精英人士和剩下13亿人之间的贫富差距越拉越大。30年前人们的收入基本一样,都少得可怜。而《胡润报告》(Hurun Report)显示,到了2007年,以美元计中国共有106位亿万富翁,人数上仅次于美国。
现在王石说道,这些回应给我带来了影响。他承认自己在撰写博文时对时局不够敏感。王石补充指出,由于目前中国尚未建立完善的社会安全保障体系,仇富情绪的孳生无法避免。
周二,万科宣布将在未来三到五年时间里为临时安置和灾后重建追捐人民币1亿元。因成功在NBA立足而被奉为民族英雄的篮球运动员姚明在宣布捐款人民币200万元之后也受到了责难,因为网上传言称他2005年为卡特里娜飓风(Hurricane)灾害捐了100万美元。事实上,他的经纪人约翰•霍伊金格(John Huizinga)表示,姚明对风灾的捐款数额和他为四川地震的捐款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新加坡国立大学(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东亚研究所(East Asian Institute)所长杨大力表示,许多人相信现在正是让富人掏钱报效之时,这么想并不奇怪;这里面体现了一种正义感。
很多企业也因为所谓的吝啬行径而倍受指责。周三数十名四川南充市市民在当地一家麦当劳餐厅门口进行抗议,一条标语这样写道:麦当劳滚出南充,滚出中国。同一天麦当劳宣布第二阶段捐款人民币1,000万元,这样一来该公司的实物及现金捐赠总额达到了人民币1,200万元。麦当劳一位发言人表示,公司从一开始就在积极地支持当地的一些救援活动。
人们还在网上批评沃尔玛厚此薄彼,为抗震仅仅捐献人民币300万元(合43.07万美元),而为卡特里娜飓风捐献了200万美元。该公司发言人表示,现金捐赠只是公司更大规模救灾努力的一部分,沃尔玛还利用自己在供应和后勤方面的专业经验为救灾提供了帮助。这位发言人指出,沃尔玛为抗灾所做的工作不应该仅仅用现金多少加以衡量。
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周四对外资企业为抗震救灾所提供的支持表示了感谢。他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外资企业捐款捐物共计人民币19.5亿元。国有媒体新华社援引国务院新闻办公室(the State Council Information Office)提供的信息报导,截至周四,国内外捐款金额已经达到了人民币214亿元(约合30亿美元)。
一些中国人也在网上指出不应围绕着捐多捐少进行道德批判。一位网友写道:“没有必要列出来谁捐了多少,不论是捐1元、还是1亿元,都是爱心的表现。”Li Yuan
節錄自《信報》2008年6月6日曹仁超《投資者日記》
改革開放三十年,尤其係最近二十年,最受惠地區係沿海一帶,但全國農民受惠唔多,反因官員貪污而受害,甚至工人亦只能賺取微薄工資。中國財富集中全國1%人口手中,佢地擁有全國35%財富。小胡上台後想改變上述情況,決定推出三農政策協助農民,收緊環保條例、提升工資及取消出口退稅,希望中國農民及工人亦能分享中國經濟成就。過去三年人民幣兌美元升值17%以減少通脹壓力,令財富由更多中國人去分享。改革開放政策落實後,唔少地方政府官員在招商引資,將政府當成企業,把自己當做老闆,將城市或鄉鎮變成一盤生意!
外國公共管理主義者亦強調「企業家型政府」,意思係叫政府官員一如企業家般精細管理,以最少資源辦最多的事。但中國地方政府官員排場似係老闆,每天應酬排得滿滿;官邸亦似老闆極盡豪華,甚至官商勾結,忘記自己身份係人民公僕。
政府係人類社會內的某一群體,通過制定公共政策,令社會上每一個人有更好的生存條件,根本目標係公共利益最大化,不能偏幫老闆,亦不應只站在窮人那邊。政府官員係維持社會公平、公正、公義制度執行者及制定者,呢點同做企業老闆身份絕對唔同。企業老闆係社會制度下盡量賺取利潤,過程中為人民提供就業、為政府提供稅收、為股東賺取金錢。
因此,政府官員不應將自己當做老闆,因為佢實際上係人民公僕!唔係做一盤生意,而係維持社會公平制度,令企業家有賺錢空間、令人民有就業機會,而唔係搞生意。
改革開放後國企改革,唔少黨政官員變成企業負責人,當起老闆。呢個改革係正確的,但中央政府實行政企分家、官商分流方面卻出了毛病。三十年前大家都係黨政官員,點解今天別人係大老闆、自己係公僕?形成官商關係搞到唔清唔楚。政府與國有企業之間關係說不清,經常出現政府官員為國企「保駕護航」的局面,未能做到政企分家、官商分流。
政府職能與企業唔同
政府唔係有限公司,施政目的係讓每一個人有更好生存條件,因此必須公平、公正及公義,為接受人民監管而須事事公開;反之,有限公司目的係獲利,在社會制定架構下運作,為股東賺取最大利潤。因此政府係政府,有限公司就係有限公司;官就官,企業家就係企業家,兩者不能混為一談,不然就是官商勾結。
政府的職能同企業職能唔同,前者維持秩序、保護人民安全、滿足人民基本需要;後者追求利潤,透過營運而為社會提供就業及產品、服務,目標只有一個──為股東賺錢。
另一分別係在政府眼中,人民係以人頭計算,無論佢納幾多稅甚至領綜援,都係一個人,不多亦不少。反而企業卻按資本分配,大股東如佔資本51%,佢一個人的代表性超過一萬個小股東,從來唔係少數服從多數。例如呢次地震,政府有責任去救每一個災民,因為佢地係中國公民;反之,企業卻冇呢個責任,如佢地肯出資捐助,係企業良心的表現,因此公眾人士可以勸捐,但不可逼捐,因為捐款唔係佢地應盡的責任。政府政策必須公平、公正及公義;企業卻毋須如此(例如擁有專利權,甚至可利用本身優勢去進行併購)。
三十年前大家同係黨政官員,今天大家身份已不同──你係國企大老闆,我係政府官員;你為股東搵錢(雖然政府係最大股東),我卻要維持社會秩序,保持一個公平、公正、公義制度,保護個人權利同安全。今天中國政經已分家、官企已分流,只有咁樣,才有一個健全的社會制度及良好的企業公民!
好多發展中國家最終未能成為OECD國家,理由就係官商之間關係一鑊粥,結果令政府官員腐敗,國家制度唔夠公平、公正及公義,形成財富向小部分人傾斜,而非透過市場競爭、優勝劣敗去獲得,形成政府主導型經濟或財閥壟斷式資本獨佔,少數人控制國家經濟甚至政治的例子十分多。例如印尼、菲律賓、巴基斯坦、印度甚至南韓及日本都曾出現上述情況。
今天的中國正步入十字路口,政經分家、官企分流能否成功,將決定中國未來命運。
Tuesday, June 3, 2008
Monday, June 2, 2008
Tuesday, May 27, 2008
貧窮工作坊之《歌舞昇平》紀錄片放映會
日期:2008年7月4日(星期五)
時間:下午7:30
地點:荃灣美環街23號街工培訓中心4樓
主辦機構:街坊工友服務處舉辦,關注綜援關注綜援檢討聯盟, CNEX
出席分享嘉賓:梁耀忠議員
費用全免,但因座位有限,請在此留言,說明需要座位數目
或在facebook訂位
又或電郵tetralee@hotmail.com(李先生)或c3kings@gmail.com留座
Saturday, May 24, 2008
New Asia Film Festival 2008 - "All's Right with the World"《歌舞昇平》screening
Date:2008年5月25日(Sunday)
Time:1030-1143
Place:Richmond Cultural Centre (7700 Minoru Gate, Richmond, British Columbia, CANADA)
Ticket: CAD$3:00
For reservation & information: 604-247-8300 (credit cards accepted), or click on:
http://www.newasiafilmfestival.com/
Monday, May 19, 2008
Sunday, May 18, 2008
香港賽馬會大腸癌教育中心短片 CUHK Jockey Club Bowel Cancer Education Center Video
CUHK Jockey Club Bowel Cancer Education Center Video 1
香港賽馬會大腸癌教育中心短片 2
CUHK Jockey Club Bowel Cancer Education Center Video 2
Saturday, May 17, 2008
窮人是如何消失的 (刊於星島) - 鄧小樺
Thursday, May 15, 2008
Monday, May 5, 2008
2008年2月29日《歌舞昇平》放映會現場
Thursday, May 1, 2008
Claude Frank
黃家正經常提到 Claude Frank。在一次訪問中,他深入地談到這一段錄像中 Claude Frank 的演奏神態:一段平平無奇的片段,黃家正看見了一些人生的問題。
Wong Ka Jeng always mentions about Mr. Claude Frank. During an interview, he discussed thoroughly about Mr. Claude Frank's aura in this video: from this prosaic footage, WKJ sees something about life.
Monday, April 28, 2008
PEOPLE LIVING UNDERGROUND by Liu Rui Shao 劉銳紹《地下生活的一群》(英文翻譯)
Original Chinese version published by Hong Kong Daily News
English translation published by Edwin Mak on his blog, Faster than Instant Noodles
English translation by Mei Ko
劉銳紹先生的《地下生活的一群》,一篇有關《歌舞昇平》的專欄文章
中文原載於新報
英文翻譯刊載於Edwin Mak的部落, Faster than Instant Noodles
英文翻譯:Mei Ko
People Living Underground
by Liu Rui Shao
As many people would acknowledge, Hong Kong is a paradise of prosperous economics sharing international reputation. Nevertheless, life in the paradise includes people who are blissful to enjoy the fortune, also people who work diligently but unable to share same blessing. Those unfortunate are the people living underground while happiness already abandoned them. They are the people have no choices but live on social welfare.
Recently, one director filmed the documentary All's Right With The World recording those miserable stories of various plights. I emphasize the word 'recording the truth', that is, 'recording' preserves the truth and bears more significance than the word "presenting the truth". In the documentary, an sorrowful grey-hair madam can not cope with her druggie son's corpse due to finance difficulty; "Whatever!" (she said) the house is even too small to place the cremains jar.
Another old man with distinct cheekbones usually carries poisons for any anxious moment to commit suicide. His relationship with family is extremely intense, and once nearly killed his family member. Life is somehow monstrous to them, drive them demented and desperate. The reality lies in the stories is so true, so honest and so frightening.
They are one part of 500,000 people who rely on Hong Kong social welfare; every life holds their own deplorable stories. I just cant help but wonder how many people's stories could be far more tragic than theirs.
Even people who don't live on HK social welfare don't necessarily guarantee a well-being life. According the current research, there are about 1.3 million people living on the edge or below the poverty line. The smiles on their faces quickly fade away resembling the fireworks on the Victoria Harbor. Some social workers said, there is even no flash of smile on many people's faces.
I have worked in journalism for thirty-five years, and always remind myself "don't be numb" How can human call themselves human if they were so apathetic as dead wood?
Friday, April 25, 2008
貧窮問題對談: 從《歌舞昇平》紀錄片看社會保障
日期:2008年6月8日(星期日)
時間:下午2時30分-4時30分*
地點:天主教教區中心9樓(中環堅道16號)
主辦機構:香港正義和平委員會,CNEX
出席分享嘉賓:關俊棠神父(中文大學天主教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大成先生(關注綜援檢討聯盟)及張經緯
費用全免,但因座位有限,請在此留言,說明需要座位數目
或在facebook:
http://www.facebook.com/event.php?eid=13922771794
訂位,
又或電郵tetralee@hotmail.com(李先生)或c3kings@gmail.com留座
放映後,嘉賓將與觀眾進行對談和互動交流。
*2時30分開始播片,3時45分完,分享至4時30分,再之後香港正義和平委員會大會活動,至5時30分
關注綜援關注綜援檢討聯盟《歌舞昇平》紀錄片放映會
日期:2008年5月10日(星期六)
時間:上午10:30-12:30
地點:香港理工大學PQ303室
主辦機構:關注綜援檢討聯盟,CNEX
出席分享嘉賓:職工盟代表、李大成先生(關注綜援檢討聯盟)、張經緯
費用全免,但因座位有限,請電郵tetralee@hotmail.com(李先生)留座。
放映後有分享討論會,嘉賓將回應在職貧窮與綜援
如有任何查詢,亦可在此留言。
香港基督徒學會種情晚會之《歌舞昇平》紀錄片放映會
日期:2008年5月27日(星期二)
時間:晚上7:30-9:30
地點:九龍旺角道11號藝旺商業大廈10樓
主辦機構:香港基督徒學會,CNEX
片中主人翁之一拉旺及她的兒子將出席放映會及討論
費用全免,但因座位有限,請電郵tetralee@hotmail.com(李先生)留座。
放映後設導演Q & A時間及自由分享交談。
如有任何查詢,亦可在此留言。
Wednesday, April 23, 2008
朱門酒肉臭 - 陳焱
陳焱先生部落的原文
寫這篇文章時,陳焱深切哀傷:近日環球大米價格暴升,民不聊生,部分地區領導下台……。人民生活基本溫飽捉襟見肘,但仍有奸商囤積居奇,實是可悲。那邊廂,另一飲食品的價格近期亦因香港需求大增而急升,那就是法國紅酒。香港人常說貧富懸殊,這一對比實在太強烈。
2000年,全球大米儲備達到一億五千萬噸,米價亦一直持平;2006年時的米價每噸仍低於300美元,而今年初的報價亦只是360美元;但在上周,國際大米價格已躍升至首次觸及每噸1000美元關口。
原因一方面是中國、印度等的需求不斷增長,另一方面則是受到澳洲旱災和越南爆發蟲災、以及去年底越南和菲律賓出現大面積的洪災影響。但是,除了天災,近日《華爾街日報》的文章便報道,無良無恥之徒囤積居奇,人禍亦是米價急升的元兇。
報道指全球第一大白米進口國菲律賓近期積極打擊囤糧的犯罪集團,有關當局在上月底進行了首次行動,因有探員偷拍到有人在倉庫內將政府補貼糧改頭換面,準備運到自由市場出售。有關官員表示,這些人先是取得政府的補貼糧,然後將大米重新磨一遍,讓顏色更白一些,最後重新包裝成商品糧出售。
這些打擊行動當然是必須的,不過,目前不少市場人士仍預期米價上漲至少要持續至11月。
除了惡意的囤糧,部分大米訂戶、包括一些國家政府因擔心大米短缺,亦大增訂購大米的數量,遠超平常的購買量,曼谷主要大米出口商Riceland International的總裁表示:「這是恐慌,客戶要求購買平常數量兩倍的大米,我們無法找到足夠的供應來滿足需求。」 米價急漲,最苦的,當然是一眾貧苦。
但另一邊廂,《金融時報》上周五報道,因香港人的需求大增,法國紅酒價格大升。
報道指香港最受歡迎的紅酒之一: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 2005目前每箱售價9600英鎊,較兩年前升3300英鎊;而網上美酒指數Liv-ex 100今年3月份已升至歷史高位,較去年同期升34%。一名倫敦紅酒商人表示,在香港取消紅酒關稅後的三十六小時,他已向香港及內地售出近230萬英鎊紅酒。
這,許是「朱門酒肉臭 路有凍死骨」的現代版。為了令自己的良心好過一點,陳焱決定少喝兩枝紅酒,將金額捐助第三世界。
Tuesday, April 22, 2008
Wong Ka Jeng - my next documentary's subject 黃家正 - 我下一條紀錄片的主角
Frank Sonata for Violin and Piano
(It is NOT my footage; it was a TV program done by RTHK few years ago. I embed it from the lwkjl YouTube channel.)
Wong Ka Jeng - my next documentary's subject 黃家正 - 我下一條紀錄片的主角
Mendelssohn Violin Concerto
(It is NOT my footage; it was a TV program done by RTHK few years ago. I embed it from the lwkjl YouTube channel.)
Friday, April 18, 2008
Chen Hao's "Lucky You" 陳浩《福氣啦》(英文翻譯)
Original Chinese version published by Chinatimes on September 20, 2007
English translation published by Edwin Mak on his blog, Faster than Instant Noodles
English translation by Mei Ko
陳浩先生的《福氣啦》,一篇有關《歌舞昇平》的專欄文章
中文原載於2007年9月20日台灣的中國時報
英文翻譯刊載於Edwin Mak的部落, Faster than Instant Noodles
英文翻譯:Mei Ko
Lucky You
by Chen Hao
20070920 in Taiwan China Times
Director Cheung said, "there are no more poor.""We will not 'see' poverty in Hong Kong anymore"...
We always need to fill certain forms during school opening days, my youngest daughter loves to ask every time "is our family well-to-do?" Whenever my older daughter hears, she answers impatiently "Of course, what else could we be?" More often the case she would start to count her school mates' "finance" situations, adding gossip on her new classmates, and then speak to herself like "so everyone is in the competition, at least we are better than some others." I did feel upset while listening to her precocious speech, she sharply defines "wealthy" by visible material, and understands "fortune" without conscience and modesty. Is that a blessing for their generation to ignore or even neglect poverty?
Compared to my daughter, I always felt a bit scared at childhood when asking my parents to fill out school forms. I remember my mother's tears by heart that my brother hid his tuition fee notice in order to pay debts incurred by father's surgery. My mind is deeply shadowed by the fear that one day "the big tree" [translator's note - meaning family in Chinese] could fall apart. My parents are the diaspora generation, I am too familiar with their stories from affluent life to destitution, then struggling to build a family in troubled times. And our "poor" classmates revealed themselves by their lunch boxes rather than formally on official forms. "Poverty" is just next to our doors, it is on my way to school, on streets, on the edge of dikes, or on the side of the field. We are not separated from poverty, and it is even not below our class. The meaning of life is to remind us the vulnerability of ourselves and our neighbours. Have we already ruled out this kind of memory from our next generation's comprehension of the world?
Several days ago, I took a night cab. The driver started to talk about his story looking for a daytime job, his heartfelt tone moved me earnestly. "It's a school security job, 90 NTD per hour, and twelve hours per day. No pay on holidays. But there are so many days off in a month. In total, the monthly pay is merely ten thousands something. But I really want to take it, and drive cab for rest of time. My wife said I would be exhausted to death. I said, just for three years hardship, I can sweat till my kids graduating." I tried to persuade him giving up this idea by providing statical evidence, "it is unworthy!! if you crackup in sixties, who is going to take care the whole family? " My ride is less than 10 minutes; however, I didn't want to get off and we stopped at the road side discussing the possibility for his wife to get a job. Maybe he simply wanted a company to talk to, but at that moment I was bitten by my life memories all over again. When getting off, I gave him my best wishes sincerely. I knew his plight by heart, it's like walking on the floating ice; once he fell, the whole family would suffer more unbearable struggles.
My world is deeply connected with these issues currently, I watched ten documentaries under Mr. Jianxianbin's supervising production in the CNEX film festival. Especially All's Right With The World that tells us how the disadvantaged people face their "walking-on-floating-ice" life. The camera focuses the edge of Hong Kong city, beneath the glorious shopping paradise, filming the shabby houses in Lei Yue Men, silent corners in Shatin Village, and five families in old Shek Kip Mei including Sister Di, Madam Jinshui, Manling, Lava and other members. "It's like an endless predicament".
Director Cheung said, "there are no more poor." "We will not 'see' poverty in Hong Kong anymore". "The poor would no longer wear rags, yet the destitute and distress poverty still exists in everyday life among those grand skyscrapers and opulent communities"
Director Cheung's meant and heartfelt stories moved me earnestly as well. Furthermore, the best part of his movie is how he empathizes with such misery, and you don't need to lower you head to sympathize, to share your tears, and to donate for healing. He merely wants you to look at the injustice next door in an equal position. And you leave after seeing it, go back to your comfortable middle class life, and ticking the box of "well-to-do".
Sunday, April 13, 2008
Friday, April 11, 2008
綜援的表述:社會作為競技場的管治 (堵建偉)
原文上載在《文化研究@嶺南》
綜援的表述:社會作為競技場的管治
堵建偉
自1998年的社會福利署署長表示,領取社會保障綜合援助計劃(以下簡稱「綜援」)的金額過高會「養懶人」後,「綜援養懶人」的說法不脛而走。輿論及電台烽煙節目常常出現對領取綜援人士的批評,甚至鄙視。於是,在一連串放大的「懶人」個案及欺詐事例下,領取綜援被指帶來社會的沈重負擔,更進一步變成財赤的代罪羔羊。在兩度削減綜援資助下,更推出林林種種的計劃,目的是協助領取者重返就業大軍云云。近年失業率縱有改善,仍未返回十年前的水平。
政府希望領取綜援人數降低,其實沒有認清事實,大部分的綜援個案為老人及殘障人士,失業及低收入個案比例更上述為低。「綜援養懶人」的論述有其誤導之處,惟政府沒有刻意澄清,反而藉此掩飾其政策之流弊,近來更以一系列短片說明其對綜援的態度。
最近有兩齣綜援短片,均以運動(足球及排球)為喻,並以運動的規則比喻為社會規則甚至法律。
首先推出的是「詐騙綜援.難逃法網」,以足球場比喻為社會,開場白為「在人生的競賽上,有些人是比較不幸,對於有需要的人,社會一定會提供援助。」畫面是一名球員被勾跌受傷。其後有另一名球員借故跌倒,立即被其他球員投訴「假摔呀!」,旁白隨即表示:「如果有人不守規則,蓄意欺騙,破壞社會公平,法律就絕對不會容忍。」畫面上是球證向那位假裝的球員出示紅牌,隨即有另外兩名球證左右挾持裝假的球員,要趕他出場。短片最後點出了目的,從旁白及畫面大字顯示:「詐騙綜援,難逃法網。」畫面上加上了舉報熱線的號碼,最後旁白以嚴正的語氣告訴觀眾:「切勿以身試法!」
另一齣「自力更生.勿倚賴綜援」是以排球比賽為例,說明受傷復原後,應重返比賽,不應倚賴援助。排球員包紥傷口後,救護員便告訴她可以出場,球員口中含啜飲品,由畫外播出她的聲音:「抖下先啦!」(休息一下吧!)旁白隨即表示這種心態令「社會就會失去活力,難再繁榮。」畫面上的排球比賽隨即人數減少,更剩下一只排球在空洞的球場上跳彈。聲(旁白)與畫(字幕)也同時播出「自力更生,勿倚賴綜援。」這一次旁白語帶鼓勵:「一齊嚟努力啦!」(一起努力吧!)
社會作為競技場
兩齣有關綜援的短片,都是針對領取者:一是存心欺騙的人,另一是心存依賴的人。兩片都以人生競賽為喻,會遭遇不幸和挫折。從畫面上以運動場作為故事場景,暗示了社會是一個競技場,人與人之間其實在進行比賽。這種競技場的比喻,更選擇了兩種較香港人熱衷的比賽:足球和女子排球。無論是參與或觀賞的足球運動,都廣受香港男性歡迎。在合法及非法足球博彩的推波助瀾下,免費及收費電視都經常轉播世界各地的賽事,足球場上的紅牌出場,已是人所共知。故此詐騙綜援的宣傳片,很刻意地選用了紅牌這個原來具有指涉意義的標示,進一步擴展其符號含意。
至於女子排球,是多年來掀動香港人的民族情緒和認同的運動。無論在回歸前後,香港人都十分關注中國女子排球隊在國際比賽的表現。即使近年中國女排在國際賽事中起起跌跌,女排仍是香港人熟悉的運動。或許有些觀眾從<自力更生.勿倚賴綜援>想起七十年代風靡香港的日本電視劇<青春火花>。無論如何,單從<自力更生>一方面借助中國女排的歷年際遇,譬喻人生的高低起伏和挫折,另一方面要遏止一種所謂的「依賴文化」。
詐騙綜援的「紅牌」符號學
紅牌在足球場上,是球證的最後武器,亦是球場上最嚴厲的懲罰。2006年世界杯決賽,法國球星施丹因意大利球員出言侮辱,以頭頂對方,便被球證即時出示紅牌趕出場,他的足球生涯以戲劇性的被逐結束,也造成法國隊飲恨世界杯。在足球場上,紅牌具指涉作用,即如交通燈,其意思明顯不過。若如<詐騙綜援>的表述,那紅牌便不單是指涉,更具社會含意。將人生比喻為競賽,社會為競技場,則違規者的下場是被逐出場,這明顯是社會的驅逐(outcast)。在現實生活中,詐騙綜援是違法的,近年也有案例。但在眾多違法的行為中,選擇詐騙綜援為一種違反社會規則(法律)的罪行來處理,並以告誡領取者切勿以身試法,其口吻似乎將領取綜援人士看為嫌疑犯。
違規、懲治與管治
表面上,違規理應受懲罰,但以高調地告誡,有未審先遊街示眾的懲治作用。懲治不單是受法律制裁,更受社會的道德指摘,背負浪費納稅人金錢和懶人的標籤。此外,<詐騙綜援>的對象不單是領取綜援的人,更是其左鄰右里。宣傳片以顯示了懲治的合法性,左鄰右里可以像片中的其他球員,揭穿違規的「假摔」行為。故此,透過宣傳片,政府召喚市民的「警察」身分,協助監察其他人的詐騙行為。「綜援養懶人」並非事實,卻為許多人接受的現實,檢控極少數的詐欺者並不會減少綜援個案,卻產生了一種集體的懲治作用,進而引發大眾的互相監察作用,也是維持一種社會秩序的管治方式。
「假摔」的生存 / 競爭伎倆(tactics)
若從另一角度思考,「假摔」作為球場上常用的伎倆,並非每次都被人揭穿。當一些球星的球技獲讚譽,球賽的結果不是以球技論勝負,而在於入球。故此在球賽中,若不能以技術取勝,便會出現某些伎倆如假摔,而重點是不讓球證看穿。以競技場喻為社會,那假摔的伎倆其實充斥著整個社會,只是在不同場景不同看待。假摔作為生存的伎倆,多為弱勢者採用,強勢者不屑。可是強勢的一方也可以用此來進一步壓制弱者。例如一些警民衝突中,有人看見有警員會以假摔來裝陷阱,令示威者或抗議者被起訴。
倚賴綜援的性別偏見
從足球場上的法律制裁到排球場上受傷休息,在宣傳片的角色上,都呈現了兩種對象的性別定型/偏見(bias)。<詐騙綜援>明顯是針對男性,<自力更生>則為女性。<詐騙綜援>似乎告訴觀眾,存心欺詐的主要是男性。若放在社會為競技場的脈絡下,則這些男性並沒有憑實力和球技取勝,更牴觸了法律,非男子漢所為。以一種硬橋硬馬的手法宣傳騙取綜援難逃法網,顯示這種剛陽性。
<自力更生>的宣傳則較易令觀眾將受傷的球員聯想為職業女性。因為種種原因,這些職業女性受傷(失業),所以需要護理(領取綜援),而當護士(社工?)告之可以出賽(再就業)時,她卻想繼續休息(領綜援)。宣傳片旁白隨即曉以大義,這樣社會難再繁榮。明顯地,這是要女性重投就業大軍。表面上,<自力更生>假設了女性要就業,就業意味著賺取實質報酬(金錢)。當女性不在就業崗位上,似乎便在「享受」社會福利。將「援助」看為理所當然,這是宣傳片所否定的,因為福利是當你有「需要」時才給予的,非理所當然。若將這種宣傳片的邏輯放在現時領取綜援的女性身上,那針對的明顯是許多單親家庭的母親,單親母親若在家照顧子女,這是「休息」,非「出賽」,會影響社會繁榮。將社會繁榮和就業價值相扣連,再將這種責任放在具家庭崗位的女性肩頭上,是宣傳片的邏輯。事實上,女性勞動力在香港過去創造經濟繁榮時上擔當了關鍵角色。在香港工業起飛及蓬勃時期,大批成年及未成年的婦女充當了廉價勞工,造就經濟奇蹟。可是,當經濟轉型和不景,加上性別、年齡歧視和家庭崗位責任等,令這些女性難以找到工作,要領取綜援,則又被看為「依賴」。以<青春火花>一劇的手法宣傳,一方面是勵志,另一方面卻可挑起這些婦女的童年回憶。緬懷過去的時候,只感歎歲月迫人,青春火花耗盡,換來的,卻是「躲懶」的責難。
兩齣宣傳片,鮮明地點出了政府的企圖,其懲治和監控的意識形態滲透其中。表面上的公平遊戲規則和勵志的主題,細心分析,可疏理出層層的文化論述和符號意義,其效果則是牽引著觀眾的歧視情意結。
參考資料:
政府的宣傳片
(http://www.isd.gov.hk/chi/tvapi/07_sw70.html)
詐騙綜援 難逃法網旁白:
在人生的競賽上,有些人是比較不幸,對於有需要的人,社會一定會提供援助。
其他球員: 「假摔呀!」
旁白: 但是,如果有人不守規則,蓄意欺騙,破壞社會公平,法律就絕對不會容忍。詐騙綜援,難逃法網。
熒幕蓋字: 詐騙綜援 難逃法網
舉報熱線:2332 0101社會福利署
旁白: 切勿以身試法!
(http://www.isd.gov.hk/chi/tvapi/07_sw71.html)
自力更生 勿倚賴綜援
旁白: 在人生的競賽上,挫折難以避免,對於不幸的人,社會十分樂意提供援助。但是,如果有能力的人不去努力,
救護員: 「好,可以出場了!」
旁白: 只是倚賴援助,
球員: 「休息一下吧!」
旁白: 社會就會失去活力,難再繁榮。自力更生,勿倚賴綜援。
熒幕蓋字: 自力更生 勿倚賴綜援社會福利署
旁白: 一起努力吧!
Wednesday, April 9, 2008
Saturday, April 5, 2008
《台灣新竹市文化局影像博物館》放映會"Bureau of Cultural Affairs Hsinchu City, Taiwan" Screening
地點:影像博物館(台灣新竹市中正路65號)
電話:886-3-5285840
夏鑄九 (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所長) 映後座談
http://www.hcccb.gov.tw/chinese/02activity/act_a02.asp?bull_id=2214
Date: April 27, 2008
Place: Image Museum of Hsinchu City (No.65, Jhongshan Road, Hsinchu City. Taiwan. ROC)
Phone: 886-3-5285840
http://www.hcccb.gov.tw/english/04museum/1mus_a01.asp?cate_id=56&Submit=GO
Friday, April 4, 2008
地下生活的一群 - 劉銳紹(原載於新報)
在不少眼中,香港是一個樂土,經濟繁榮,國際知名。不過,在這一片樂土上生活的,不單是有福氣享受這種生活的人,還有很多付出辛勤但卻無緣享受這種福氣的不幸者。可以說,他們生活在地下,已經被幸福遺忘。他們就是被生活逼得要領取綜援的人士。
最近一位導演把這些人士的不幸遭遇拍成紀錄片《歌舞昇平》,把他們的不同境況存真下來。這裏說的是“存真”,即保存真實,這比“傳真”更有意義。在紀錄片中,觀眾看到一位頭髪斑白老婆婆,兒子因吸毒死了,但她連收屍的費用也沒有;由他去罷,反正家裏小得連一片安放骨灰的地方也沒有。
另一位顴骨高聳的老伯,身上經常懷有毒藥,想不開時就服毒自殺吧。他與家人的關係勢如水火,曾經在家中上演“小李飛刀”,險些親手宰殺家人。這些都是生活逼人、促使他們精神幾乎陷於分裂的案例,一點假也沒有,活生生,但這一點真卻是真得令人可怕。
他們都是香港領取綜援的五十萬人中的一部分,分別有不同的悲慘故事。不知有多少人的故事比他們還要悲慘十倍百倍呢?
即使沒有領取綜援的人士,也不一定生活好過。據研究,香港目前大約有一百三十萬人活在貧窮線邊緣或以下。笑容在他們的臉上就像維港夜空的煙花,稍縱即逝。幫助他們的社工說,在不少人的臉上,根本連短暫的煙花也沒有出現過。
我採訪新聞已經三十五年了,經常告訴自己一句話:不要麻木。如果變成一塊木頭,還能稱得上是人嗎?
An Unfinished Cinema - by Abbas Kiarostami
AN UNFINISHED CINEMA
by Abbas Kiarostami
Text written for the Centenary of Cinema
Distributed in December 1995 at the Odéon Theatre,
Originally, I thought that the lights went out in a movie theatre so that we could see the images on the screen better. Then I looked a little closer at the audience settling comfortably into the seats and saw that there was a much more important reason: the darkness allowed the members of the audience to isolate themselves from others and to be alone. They were both with others and distant from them.
When we reveal a film’s world to the members of an audience, they each learn to create their own world through the wealth of their own experience.
As a filmmaker, I rely on this creative intervention for, otherwise, the film and the audience will die together. Faultless stories that work perfectly have one major defect: they work too well to allow the audience to intervene.
It is a fact that films without a story are not very popular with audiences, yet a story also requires gaps, empty spaces like in a crossword puzzle, voids that it is up to the audience to fill in. Or, like a private detective in a thriller to discover.
I believe in a type of cinema that gives greater possibilities and time to its audience. A half-created cinema, an unfinished cinema that attains completion through the creative spirit of the audience, so resulting in hundreds of films. It belongs to the members of that audience and corresponds to their own world.
The world of each work, of each film recounts a new truth. In the darkened theatre, we give everyone the chance to dream and to express his dream freely. If art succeeds in changing things and proposing new ideas, it can only do so via the free creativity of the people we are addressing – each individual member of the audience.
Between the fabricated and ideal world of the artist and that of the person he addresses, there is a solid and permanent bond. Art allows the individual to create his truth according to his own wishes and criteria; it also allows him to reject other imposed truths. Art gives each artist and his audience the opportunity to have a more precise view of the truth concealed behind the pain and passion that ordinary people experience every day. A filmmaker’s commitment to attempting to change daily life can only reach fruition through the complicity of the audience. The latter is active only if the film creates a world full of contradictions and conflicts that the audience members are able to perceive. The formula is simple: there is a world that we consider real but not completely just.
This world is not the fruit of our minds and it does not suit us all that well but, through cinematic techniques, we create a world that is one hundred times more real and just than the one around us.
This does not mean that our world gives a false image of justice but, on the contrary, it better highlights the contrasts that exist between our ideal world and the real world. In this world, we speak of hope, sorrow and passion.
The cinema is a window into our dreams and through which it is easier to recognize ourselves.
Thanks to the knowledge and passion thus acquired, we transform life to the benefit of our dreams.
The cinema seat is of greater assistance than the analyst’s couch. Sitting in a cinema seat we are left to our own devices and this is perhaps the only place where we are so bound to and yet so distant from each other: that is the miracle of cinema.
In cinema’s next century, respect of the audience as an intelligent and constructive element is inevitable. To attain this, one must perhaps move away from the concept of the audience as the absolute master. The director must also be the audience of his own film.
For one hundred years, cinema has belonged to the filmmaker. Let us hope that now the time has come for us to implicate the audience in its second centu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