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雙城》預告片 "One Nation, Two Cities" trailer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Articles on Newspaper 報上發表文章.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Articles on Newspaper 報上發表文章. Show all posts

Friday, January 13, 2012

活在紀錄片之中(刊登于南方都市報)



张经纬
活在纪录片之中

版次:GB14 版名:文化年鉴 稿源:南方都市报 2012-01-10
原文:http://gcontent.oeeee.com/c/ec/cec6f62cfb44b1be/Blog/9fa/2d8673.html



我原是个普通爱拍电影的人,后来我第二部纪录长片《音乐人生》在大中华区获得些奖项,突然之间有很多人认识我。

回朔2011年,我非常庆幸自己每天仍能活在纪录片当中,这是上天对我的祝福,我亦非常高兴看见香港纪录片生态渐渐活跃起来。

今年我大部分精神和时间都花在两部纪录片上。第一部属大型制作,以中国大学生为对象,要到西藏喜马拉雅山拍摄,现在还未杀青。第二部是刚完成的纪录长片《一国双城》,我们追访一个内地新移民妇女的生活状况,当中更通过她及其朋友看到今天中国的婚姻和家庭观念,整部片几乎一半的篇幅都在中国福建拍摄。

《一国双城》其实早于四月已在香港国际电影节中首映,当时我边为剧情短片《墨绿嫣红》的影院上映计划奔波,边赶制纪录短片《冬日阳光》,所以在制作《一国双城》的电影节版本时,内心对主题那种无法言喻的感受还是处于抽象状态。于我而言,制作纪录片是一段对主题的学习及再学习过程,不论是调研、拍摄和剪接阶段,都是我重新认识、理解和总结镜头前后的人和事,而那种感受便逐渐具体化;像《一国双城》这部纪录片,甚至到影片与观众接触时,他们的反应和回馈还在不断刺激我去重新审视主题,不断学习、再学习。又以《一国双城》为例,电影节版本的片头处理就跟最新版本的不同,电影节版本起首有段简单解释居港权的文字,但后来拿掉了,又例如结尾部分,我在电影节放映前数天,才决定不用主角拿身份证的片段,改用现在比较诗意的处理。

电影节后,我继续消化素材,摸清主题,不断修改、剪辑。终于在2012年来临前完成,并在香港影院举行数场优先场,我在大银幕下像一般观众般抽离观赏《一国双城》时,就更肯定、掌握这个主题。后来,有位内地有名的独立电影导演在优先场后,表示《一国双城》是部中国电影,尽管我拿不准这是褒赏与否,不过我顿时百般滋味在心头。虽然影片大半是说普通话的,背景也是中国城市,但我作为作者,我仍认为影片是一个香港故事,或是从香港角度去看这个万千世界。

随着明年三月《一国双城》在香港百老汇电影中心特别上映和一系列在内地城市的放映活动,不同地方观众的反应,将继续刺激我对这个一国双城的故事在我内心发展,驱使我不敢满足于我目前对影片主题的观点和看法,继续思考、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