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雙城》預告片 "One Nation, Two Cities" trailer

Thursday, December 31, 2009

《音樂人生》台北信義威秀上映

《音樂人生》台北信義威秀首映。
候孝賢導演及張艾嘉前來支持!!









Thursday, December 24, 2009

文匯報 報導《音樂人生》

不停拍終於揚威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12-19] 我要評論(0)

——香港導演用紀錄片燃亮生命

文、攝:林意生 部分圖片由CNEX提供

 紀錄片《音樂人生》奪得今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最佳剪輯和最佳音效三個獎項,導演張經緯瞬間躥紅,成了香港電影界之光,讓大家意識到,原來香港還有人在拍紀錄片。他接受訪問時坦言得獎前後心情並無起伏不定,能夠說出他的心聲的一句話,亦是頒獎禮上台灣導演侯孝賢的一句訓勉:「不停地拍。」

 且聽得獎導演張經緯拍紀錄片歷程的分享吧。

 張經緯連奪金馬獎三個獎項,風頭一時無兩,採訪當日他已接受了4間傳媒機構訪問,最長的一個是來自上海的電話訪問,他說足足談了3個小時。眼前的導演一派斯文,隱然透出多年來的音樂修養,由原本在樂團裡拉大提琴,到26歲時轉而在紐約進修電影,轉折甚具戲劇性,而這次奪獎紀錄片《音樂人生》亦同樣令人眼前一亮,內裡記錄音樂天才黃家正由11歲至17歲的生活點滴,包括年紀小小的黃家正對人生的理解。對張經緯而言,這部作品由奪獎至正式上院線,是紀錄片的一個重要契機。

紀錄片贏獎是契機

 他自言原本只懂全力投入紀錄片拍攝工作,但《音樂人生》獲戲院正式上映後,他又希望讓更多人認識這齣片,所以不抗拒接受訪問。「我半年前發夢也想不到這紀錄片能夠正式上院線,甚至是贏得金馬獎三個獎項。」

 不過到了1日7場的正式放映,情況就跟原先的特別放映形式有很大不同。「這部紀錄片早已回了本,累積票房有65萬,超過9成入座率甚至滿座,我亦取得了個人名譽,對我來說已經是贏了,只是不想到了正式放映時入座率的情況慘不忍睹。紀錄片到了這個階段,與劇情片在金馬獎裡競爭獎項並得獎,市場上把它推向與劇情片同一地位,拍紀錄片的人士氣高漲,如果在港正式上映反應不佳,會影響拍紀錄片的人,影響士氣。我當然不會跟《哈利波特》、《葉問》那些大片的入坐率作比較,但也不要太難看囉。」

 畢竟紀錄片像劇情片般正式放映,這樣的情況在香港很罕見。「在台灣,放映紀錄片不是甚麼新鮮事,香港以往有不少藝術片/獨立電影產生,但不少在正式公映時被刪減場次。香港人常把『電影工業』掛在口邊,能否容納新品種出現或另一種看法呢?所以這次我努力做好自己本份,希望能做到紀錄片的一個指標性,面向市場,做到正式公映。」

 出席分享講座、參與工作坊等,都不是他最想做的事。「我還是想專注拍片,趁還可拍紀錄片時就盡力去拍。我在紀錄片裡得到很多拍攝經驗,甚至助我攀上高峰,我希望能替紀錄片做點事情,多拍些紀錄片,不會空想空談。」

考慮實況認真地拍

 他對拍攝紀錄片的工作,態度認真,絕不馬虎。「不要猜度觀眾怎樣想,觀眾入場看戲的原因可能很單純,反而是製作人那邊,不少人未開拍便有『只是拍紀錄片而已』、『拍紀錄片可以放軟手腳去拍』等念頭,但我不會這樣想,這次金馬獎結果帶出一個訊息:不論是劇情片還是紀錄片,都會一視同仁地看待。從正面角度來看,是鼓勵紀錄片,從另一角度來看,這也是一項挑戰。這令我去思考如何把紀錄片做得更好。」

 在香港拍電影固然有難度,拍紀錄片似乎是難上加難,但張經緯認為紀錄片仍有生存空間,不是大家所想的那樣艱難。「我從不『貼錢』拍片,畢業後到現在都是這樣。當面對預算很低的計劃時,你要想辦法解決,我以前在紐約曾為朝日新聞拍廣告,因為預算很低,當然不能用菲林去拍,於是我用簡單的方法如幻燈片和動畫去做,這就不用crew(一組人),可以自己完成,甚至從中賺點錢。我愛拍電影這個職業,想一輩子去做的話,我不可能『貼錢』去做,否則那就是興趣而不是職業。」

 他坦言家人的支持很重要,但最重要是知道自己想要做的是甚麼。「現在我已40歲,幸好我在一個自由的環境下長大,得到父母以至妻子的支持。當然,要在理想和物質之間作出平衡,打個比喻,當你要供幾層樓時,即使不喜歡做的project也要接,但若你有個地方住便已足夠,你便有權不做一些自己不喜歡做的project。去等一個好的project,就像我所拍的《音樂人生》那樣,中間等了6年。我有等的本事,是因為我平衡了生活上的需要。」他說這讓他很放心投入工作,現時正同時進行幾個紀錄片計劃。

認清理想走出困境

 面對困難,張經緯說先要弄清楚自己想做的是甚麼。「做任何事情都可能很困難,人們習慣追求穩定,這是人性使然,人有惰性,這是需要克服的。面對困難,視乎你有沒有passion(熱情),要很誠實地問自己是否真的想拍這題材,要了解自己是否喜歡電影本質,有些人只是喜歡坐著導演椅或贏得獎項的感覺。當你正在做一件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時,你自然會快樂。」

 即使由音樂轉到拍攝紀錄片,他從不後悔。「我的思考方法,好比搭巴士那樣,坐在巴士的右邊,你看到右邊車窗的風景,但左邊的就會看不清楚,反之亦然,你不可能同時坐兩邊。最重要是享受及做好自己的工作。我學音樂時很用心地練習,這是意志磨練,對我後來在電影工作時要耐心地剪接很有幫助。」

沒有絕對客觀 也沒有完成

 拍過多部紀錄片的張經緯,認為紀錄片沒有絕對客觀。「選擇在哪個地方和甚麼時候去拍,要拍多長,剪接時保留哪個部分等,每個選擇背後都有一個決定存在,所以絕對真實是不存在。關鍵不在於拍下來與沒有拍的東西,而是導演見證了這麼多東西,然後思考所拍下來的如何盡量真實地跟觀眾溝通。」

 對於電影本質,他十分認同伊朗導演Abbas Kiarostami說電影是unfinished(未完成)的說法。「即使是final cut也是unfinished,因為觀眾帶著自己的情緒和經驗去看戲,在他們腦中起了反應而完成過程,腦海裡的完成品才是真真正正的cinema。」

 他說觀眾能感受多少是無法控制的,只希望大家能思考電影裡表達的訊息。「我只是通過電影畫面的提示,一個unfinished cinema,然後讓觀眾在內心追尋和反思,他們不用走出外面去找電影角色是誰,拍紀錄片不是要變成人肉搜尋器。我所拍的只是提示,還要加上你的人生經驗,去完成這部電影。」

 大家慢慢思考張經緯的一番肺腑之言,也許你會發現,紀錄片還有很多發揮的空間。

Tuesday, December 1, 2009

轉載人民網《音樂人生》金馬獎報導

图文:张经纬抢走戴立忍“最爱”奖 改写金马历史

2009-12-1 11:02:33
简要内容:12月7日,张经纬还将带着《音乐人生》来到广州,参与2009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的主竞赛单元的角逐。张经纬感慨表示:“《音乐人生》在香港上映已经非常开心,很多年没有纪录片在香港上映了。


  说起本届金马奖最风光的人,所有人首先想到的一定是戴立忍。其实,除了他之外,还有一位本届金马奖上大获全胜、提名100%中奖的风光之人——名不见经传的香港导演张经纬。就是他,“夺”走了戴立忍最想拿的“最佳剪辑奖”。由其执导的纪录片《音乐人生》获得最佳纪录片、最佳剪辑、最佳音效三个大奖,不仅证明纪录片水准丝毫不输给剧情片,同时也创下纪录片在金马奖获奖数最多的新纪录,改写了纪录片在金马奖上“台湾导演独大”的历史。

  12月7日,张经纬还将带着《音乐人生》来到广州,参与2009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的主竞赛单元的角逐。

  改写金马历史

  香港纪录片在台第一声

  《音乐人生》以香港年轻音乐天才黄家正为主角,将其11岁至17岁的经历交叉剪辑,讲述家境富裕、从小获奖无数的他却对生命与音乐有着许多疑问的内心世界,在香港上映长达半年多。在金马奖46年的历史上,共颁出《山有多高》、《翻滚吧!男孩》等几十部最佳纪录片,其中只有加拿大华裔导演张侨勇的《沿江而上》拿下2008年最佳纪录片奖,其余全部都是台湾导演“独霸”。而今年和张经纬同时入围最佳纪录片的三部影片中,也有两部是台湾导演的作品,其中夺标热门《野球孩子》不仅入围台湾国际纪录片双年展,获得台湾奖首奖,在第15届上海国际电视节中也荣获最佳亚洲纪录片银奖。

  作为从音乐界半路出家的导演,张经纬第一部纪录片《歌舞升平》便入围2008年香港国际电影节,而花费6年时间拍摄制作的《音乐人生》,更是创下近年来纪录片电影在香港上映的票房奇迹。此番在金马奖上大获全胜,张经纬无疑是代表香港纪录片发出了几十年来的在台“第一声”。

  张经纬感慨表示:“《音乐人生》在香港上映已经非常开心,很多年没有纪录片在香港上映了。不过,从金马奖提名开始,我的心情就已经改变,以后不可以随随便便拍纪录片。感谢金马奖对纪录片的肯定以及它对纪录片提出的挑战。”而对于自己在剪辑奖上是如何打败戴立忍和其他夺标热门,他谦虚表示:“我不知道我胜在哪里,这个应该是评审的问题。我只是尽量剪出一个可以的、有意思的东西出来而已。我从拍片第一天开始到现在,都没想过(拿奖)。就像我在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那天放映时说的:‘有三项提名我就觉得已经赢了,很满足。’而且我都没有看过别人的片子,不知道怎么评价它们。其实这就像一个大姑娘,你让她说自己哪里最漂亮,那要怎么说呢?只可能别人说你鼻子漂亮就漂亮,说你眼睛漂亮就漂亮,就是这个道理。”

  许鞍华拍戏

  为《天水围》写剧本

  说起张经纬的成功,不得不提的一个人就是许鞍华。在《天水围的夜与雾》中,张经纬担任编剧一角,就是这部戏的坎坷,让张经纬有机会跟着许鞍华学当导演:“之前我们有过接触,也有过对纪录片的讨论。2005年时,《夜与雾》的剧本在香港一个投资会上拿了大奖,但当时我们没有资金拍片,于是就搁置了。在此期间,我还是跟着许鞍华学习怎么拍片子,尽管我也在教学生,但是和真正的导演在现场拍片,学到的东西完全不一样。而且,我去CNEX也是许鞍华导演给我做的推荐。”谈到亦师亦友的许鞍华时,张经纬难掩心中对其的感激。(注: CNEX由“华人新世代”的英文 Chinese Next 组合而成,是一个由两岸三地热爱中华文化的专业人士组成的民间组织,致力于全球范围内华人纪实文艺,尤其纪录片的制作、交流与推广,成立于2005年。)

  张经纬透露,自己拿奖后还没和许鞍华通话,“但她有给我发短信,祝贺我。我回去香港之后会跟她通电话,但我们不会聊得奖不得奖的,我们更多的是会在将来我们要做的项目的探讨上。”对于“不能随便拍纪录片”的获奖感言,张经纬也给出解释,“我的意思是,不能在技术上随便拍。我这是针对技术上的态度、针对香港现在很多人的一种态度来说的。拍摄纪录片一定要有严谨的态度,不能在态度上面随便。”

  未来计划

  做关于毒品的短片

  《音乐人生》在金马奖大获全胜,12月7日又将来到广州,接受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的终评考验。三座金马是否会为《音乐人生》保驾护航,将好运气延续?必将成为本届纪录片大会的焦点。不过,对于在广州能否再下一城,张经纬表现无所谓,甚至还有些不耐烦的情绪,“为什么要老问我对奖项怎么看呢?这些东西很重要吗?我说过我更在意的是如何做好我的工作,奖项对我来说从来不想。每天我都很忙,一边要做《音乐人生》的宣传,一边要做新片子——一部关于毒品的短片,但我会尽量抽出时间去广州参加纪录片大会,也很期待跟大家见面聊!”

  另据了解,今年有5部台湾纪录片进入广州的最后评奖阶段,分别是《街舞狂潮》、《野球孩子》、《路有多长》、《幸福的地图》和《嘻哈台湾》。其中,在金马上落败的《野球孩子》必将在广州再次和《音乐人生》展开厮杀。

原文:http://022net.com/2009/12-1/441550113337172.html

Sunday, November 22, 2009

《音樂人生》-台北金馬獎放映網上訂票地址

《音樂人生》將於2009年11月25日在台北金馬獎影展中放映,網上訂票請按下面鏈結:

《音樂人生》金馬獎放映訂票

而在金馬獎期間《音樂人生》將在台北作特別放映,敬請留意。

Friday, October 9, 2009

《音樂人生》的普及價值 - 鄭志慧

轉載自2009年10月9日信報,一篇少有的社會性分析



《音樂人生》的普及價值 

鄭志慧




新晉導演張經緯用了六年時間完成他第一部紀錄片《音樂人生》。製作成本只有9萬港元,需要台灣非牟利機構CNEX 贊助才能繼續拍攝。《音樂人生》在2009年香港國際電影節中引來注目。先後在內地及台灣放映,最後香港影院以「特別場」形式把它推出市場。電影未有帶來可觀的票房成績。但自7月中在香港放映至8月下旬,連續六十六場爆滿,要一直加映至9月上旬。港產獨立電影從來是小眾的事,《音樂人生》憑什麼得到影院老闆垂青及香港觀眾另眼相看呢?


《音樂人生》沒有引人入勝的劇情或華麗的背景。剪接技巧把十一歲及十七歲的黃家正來個強烈對比。在六年光陰裏,連在睡夢中都會發笑的男孩蛻變成一個不屈於世情的高傲青年。同一個奇才,對音樂有同一份執着及熱情,黃家正與家人、老師、朋友及校友們的關係訴盡人在社會裏為理想而掙扎的限制和憤怒。電影內容似是平平無奇,帶出來的訊息卻觸動人心。電影上映前後,各大報章都有篇幅報道,主要講述張經緯導演籌備電影的過程、戲中主角的獨特處、電影中的哲學及對香港教育的批評。本文將深入探討《音樂人生》引申的社會價值,並說明如何在一個年輕音樂奇才身上找到未來的香港。


人與天地合


《音樂人生》用了雙序幕的手法點明黃家正的音樂旅程。首先出場的是在熟睡中抵達捷克演奏廳的十一歲小毛頭黃家正。鏡頭一轉,快將十七歲的少年黃家正娓娓道出他的觀點。隨着「劇情」發展,觀眾發現除了啟蒙老師羅乃新,未有一個師友能分享少年黃家正對音樂/生命的執着。黃家正認為音樂跟人生如出一轍。人生/音樂的意義在於堅持信念和原則,與金錢和榮譽無關。


黃家正在七歲時初嘗音樂的美,體會到人世的局限。他在音樂中認知完美,明白完美如海市蜃樓,永遠都站在人的前方。十一歲的男孩自知活着的美好,卻困惑於生命不盡如人意的事實。他進一步去問:人為什麽存在?既然科學不能解答人為何而生,那必定是有「神」。若有全能全知的神,為何祂容許醜惡發生?孩子羨慕完美,卻被迫接受人世間善惡都一瞬即逝。不解而感到無限悲傷,男孩在鏡頭前禁不住痛哭流淚。


十七歲的黃家正依然認真地思索同一問題。他不否定神的存在,卻在人崇拜「神」的行徑裏看不見真美善。人每每視音樂為競賽或追求虛銜的手段,他們為勝利向上天祈禱,令黃家正對宗教卻步。黃家正否定建基於銜頭或成就的「人神關係」,申明只想做一個人。諷刺的是,將天人二分不但有違傳統中國文化中視音樂為「德音」的定義,更摒棄了西方古典音樂裏視天人合一為美的境界。舉一個例,布拉姆斯(Brahms)崇尚自然。我們在他的樂章中看到鷹與風爭持,在空中旋轉飛翔的動力,又深刻體會到人生在世,勞苦耕耘後內心的舒暢和喜悅。音樂的美令人感動於天的無垠而銘記生命可貴。


著名小提琴家曼紐因(Yehudi Menuhin)把巴哈(J.S. Bach)音樂的天人關係說明得更透徹。簡而言之:音樂不為自大自戀而設,它表達人在生命的苦難與矛盾中情感得到昇華。對上天充滿信念,人在困乏和艱難裏成就了天賦的美善並活出真我。在音樂中天人合一,人的心靈得到平衡,體會到人作為人的自我價值及責任。因此,音樂表達了生命裏的謙遜(humility)與尊重(respect)、驕傲(pride)與光榮(grandeur)。在音樂裏,人的精神(spirit)與智性(intellect)成全了一套優良的社會價值。


音樂和德育


曼紐因的解說跟中國傳統文化裏的「德音雅樂」相距不遠。《禮記.樂記》中講到「樂者,天地之和也」,就點出了音樂、自然和人的三角關係。美妙的旋律帶動人心,使人感受到天地間的和諧。人的心靈得到飽飫和洗滌,進入一個美善的境地,流露良好的願望。「樂終而德尊,君子以好善」。當音樂停頓時,餘音裊裊,人心得到憩靜和平安。有能力放下煩惱與悲傷,才能夠正面處世。無形中,雅樂成就了道德,使人力求完美,在社會裏活出個人理想及價值。


黃家正體會到音樂發乎人心並彰顯美善的特質,盼望與親友分享。少年輕狂但活出了一種「眾樂樂」的胸襟。黃家正堅定不移地相信當人打從心底裏明白音樂的真諦時,人生將會豁然開朗。他真心想與親友師長分享音樂的美善。師長朋友認同黃家正的才華,卻又受不住他狂傲而不留情面的性格。幸運的是,師友們都別具慧眼,坦誠認同他的超卓之處。學校樂團集訓時,雖然間有衝突,但有驚無險,最後齊齊整整地參與校際音樂節。


十七歲的黃家正表示他在中學一年級時已經不同意以音樂來逐鹿勝利的心態,但他一直未有把問題說穿。他希望在參與校際音樂節的過程中,與校友分享他的音樂世界。正因為這樣,他為室樂團的團友們揀了一首超時兩分鐘的樂曲,視比賽規則如無物,傲視同儕。在校際比賽裏,超時兩分鐘是一件大事情,要受處分。團友們進一步認定黃家正自高自大。對黃家正而言,他深信音樂的美並肯定團友的超卓能力。最終,室樂團得到冠軍,演奏水平深受評判推崇。同學們興高采烈。而令黃家正真正感動的是,他最終能帶動團友進入一個更美妙的音樂領域。音樂世界比獎杯更值得追求,評審結果只是錦上添花。


音樂才華成就了黃家正在群體中的責任感。音樂世界讓他高瞻遠矚、堅守原則。面對師友的質疑及批評,黃家正從未動搖。他的好友表示這少年天才自視太高,以「神」自居。其實,黃家正只在乎師友親人們有否開放心靈來感受音樂的無限。缺乏經驗和技巧,教育師友的責任是沉重的。校友們在音樂節中大獲全勝,情緒高漲。由始至終,他們都視獎項為最終目標,音樂只是手段,勝利的光環比音樂本身來得重要,最緊要的還是「贏」。觀眾望着黃家正身處人群當中,面部表情與眼神講出他早看透一切。他信守原則的落寞,令人黯然、欲哭無淚。


自主的人文社會


鋼琴家郎朗不下一次公開表明小時候父親用激進而暴躁的方法逼令他練琴,令他十分反感。小提琴家金力十歲便得到大師曼紐因的賞識,在西方接受全人教育,有驕人的成就。他回到中國大陸受不起高壓及霸權式的訓練,音樂生涯受嚴重打擊。相較之下,黃家正幸運得多。縱有萬般不善,香港社會為音樂奇才提供一定的生存空間。開放的雙親及優秀的學校象徵着香港這人文社會的一些「本錢」。黃家正反對父親及學校的價值觀。父親尊重他,忍耐並給予支持;黃家正的母校發揮了讓學生自主的開明風氣,使他一展所長,得以堅守理念。


人在音樂裏體會完美,在字裏行間認清真理,在社會生活中則不然。現實往往癡妄而紛亂,令人憤慨。渴慕天堂卻活在地獄,這是生命的弔詭,也是人文社會要力求上進所須面對的困局。黃家正是香港的孩子,他的處境反映香港人在沮喪和局限中力求完美的憤怒與堅持。自2003年五十萬人大遊行始,香港人清楚知道他們所確立的人文社會非旁人可以奪取。面對杞人憂天和蜚短流長的風氣,黃家正這香港孩子為我們重申一個信念──只要力求完美,堅持原則,勝利唾手可得。


十一歲已鋒芒畢露,近年卻像是「沉」了下去。導演問天才少年有何感想?黃家正一臉自信,回應說他的人生是音樂而不是虛榮和獎項。黃家正要超越的是自己──這說明了香港的故事。香港由戰後百廢待興,到七、八十年代成為國際都會。短短四十年間,由困乏走向繁榮,與世界同步。半世紀的歷史說明了香港市民過人的拼搏力及其優良的公民意識。由89年百萬人大遊行到九七回歸,又由97年的經濟衰退到2003年「沙士」襲港。說2003年是香港最糟的一年,它也是香港最光輝、最令人感動的一年。在逆境中,人性最美麗和珍貴的特質表露無遺。香港發出一個自由自主的人文社會的耀眼光芒,旁人無法比擬。在2009年的今天,香港要超越的已不再是別人或虛銜,而是要更肯定我們賴以成功的核心價值,並在社會各層架構中堅守我們一直引以為傲的精神文明和原則。


黃家正在室樂團中的一位團友,非常坦白可愛。他表明自己熱愛表演,享受在台上的感覺,長大後要成為出色的企業家。樂德培育在商業社會裏又有何用處?這問題回到現代社會精神文明的本質。思想家如本雅明(Walter Benjamin)及阿多諾(Theodor Adormo)在二十世紀初就談論到藝術變成商品的風氣。傅柯(Michel Foucault)在六十年代又指出知識被制度僵化的現象。歐美各地的經驗告訴我們,先進的文明都會必須解決現代化所帶來的社會病徵。香港要力求進步,就必須正視精神文明。


一個在香港出生、成長並受教育的十七歲中學生──黃家正──帶給我們重要的課題:不要以一時的經濟利益而遺失信念;不要因意識形態的爭拗而忘卻香港在世界經濟及中國歷史中承先啟後的角色。我們先要從個人價值出發,繼而在制度裏創造更大自主自立的空間。我們不應摒棄香港獨特的背景、文化與價值觀,反而要更珍惜已確立的優良傳統、制度及中西並重的精神。不要以我們的歷史為恥,更要以誠實、自信的態度坦然承認香港社會及市民所奠定的成就。只有這樣,香港人文社會才能茁壯,承傳優秀的社會原則和操守。


人文精神裏有對美的追求、對他人及社會的關懷以及自主創新的動力。香港人能否發展其開放、理性和勇於面對困境的人文精神,並為下一代創造更大自主空間?社會能否不單是以數字去衡量成敗,更以創新和超越自我為成功的標準?不分高低尊卑,各行各業能否在辛勞中得到尊重,並肯定個人價值?在享受個人成就時,能否感恩於社會並懷有回饋的心?在教化中認知和諧及群體力量,企業家在香港能否用樂團指揮的精神去領導機構、真心要讓員工發展所長、力求上進?香港能否有不因循、不跟風、不抄襲,自信而果敢的社會風氣?《音樂人生》為我們提出這一連串的問題。


作者為香港大學香港人文社會研究所亞洲研究中心專職研究員


《音樂人生》中的主角黃家正帶給香港一個重要的訊息:不要以一時的經濟利益而失去信念。

Wednesday, October 7, 2009

Monday, September 28, 2009

《音樂人生》加場至87場!

《音樂人生》又再加場!!
想看仍未看的朋友,請把握機會網上訂票,爭取好的座位!

網上購票鏈結:
http://www2.cinema.com.hk/revamp/html/list_detail.php?lang=c&movie_id=3996

Tuesday, September 8, 2009

深港影像紀錄雙城誌 第二次聚會 關於單彗珠導演專訪

轉載自2009年9月4日《深圳商報》原文

单慧珠:这是让我最有成就感的作品
本报实习生 杨朔莹
  小提琴表演艺术家俞丽拿
  ▲单慧珠导演的《狮子山下》

“深港影像记录双城志”继7月初首次活动后,本周六下午将在圆筒艺术空间再次举行。引人注目的是,主办方邀请了香港蛰伏多时的著名导演单慧珠到场,并将放映其新作《情常在——俞丽拿》。行前本报独家专访单慧珠,叙谈其职业生涯的点点滴滴。

“人道导演”的传奇人生

单慧珠的人生故事极富传奇色彩。他于1951年出生于上海,1960年赴港定居的单慧珠在成年后成为开创港台戏剧黄金时代的一员。1982年单慧珠凭《风车里的小孩》获美国国际康复电影节奖及纽约电影电视节银奖;1984年单慧珠拍摄的《狮子山下》系列单元剧中的《天生你才》被誉为“表现人类互助互爱崇高精神”的佳作,曾获纽约国际电影电视节银奖、第二十届芝加哥国际电影节银奖、第十六届国际复康联会电影节戏剧组亚军。单慧珠因而赢得“人道导演”称号。

作为港台最有名导演之一的单慧珠也是香港著名的新浪潮导演之一,凭着清新写实的《忌廉沟鲜奶》、《爱情麦芽糖》及《但愿人长久》等电影瞩目影坛。她是刘德华出道时慧眼识英才的伯乐,定下刘德华担纲《江湖再见》男主角;1988年单慧珠开拍电影《但愿人长久》,主角江华获第九届电影金像奖“最有前途新人奖”。

1996年单慧珠全家移民夏威夷,淡出香江。直到2000年回港拍摄十辑人物剧集《情常在》。因工作压力太大,患上严重忧郁症。《情常在》首播时大获好评,显示出单慧珠风采依旧。而《情常在——俞丽拿》竟成她在已完成的四辑剧集中唯一自己完成剪片的“孤品”。也因此单慧珠深圳之行备受关注。

最有成就感的作品:

《情常在——俞丽拿》

文化广场:能透露一点移民夏威夷之后的生活状况吗?

单慧珠:在夏威夷四年,什么都做过,包括义工、老师、善终服务等等。不管有没有工作,不管身在何处,最起码我还有一个完整的家,所有东西都只是过眼云烟,和生死比起来,挫折也不过如此。

其实人到了最后就会回到最初的位置。做义工的时候,照顾过一个100多岁的老头。老头平时不说话,只是每时每刻盯着门窗看,等待儿女来探望。儿女没来,老头就一直不说话。唯有当我扶他起身时不小心踩到脚,老头才猛然会冒出一句粗口。每次听他说粗口,我就大笑。那是人性最真实的一面,最可贵的一面。

文化广场:是什么促使你下决心回香港?

单慧珠:有一天,无意中看到亚视的《寻找他乡的故事》,边看边觉得可惜:年轻人到底阅历有限,未曾深情已停步。像我这样在他乡漂泊,又上了一定年纪的人,那种百感交集、离乡背井的感触一定会更加深刻。即刻动身往温哥华、三藩市跑了一趟,收集资料回到香港推销自己。

文化广场:“无线”向你敞开大门,但要求这辑人物纪录片起码要有十集,现在想来是否小看了这压力?

单慧珠:当时回归心切,就夸下海口答应了。确实有点不自量力,我没有拍纪录片的经验,又追求完美、追求与众不同,但也只好硬着头皮上了。

文化广场:十集的片子您全程制作完成的只一部,就是讲述俞丽拿的《梁祝协奏曲》。

单慧珠:这是让我最有成就感的作品。

“6个子女是我人生最大的平衡”

文化广场:因为压力过大患上抑郁症,是否使你陷入人生低谷?复原的动力来自何方?

单慧珠:我将我的身体想象成自己的6个子女:大儿子就是我的脑袋,他懂得人情世故,帮助我去考虑所有的事情;大女儿是我的心灵,她最单纯,帮助我作出判断和分析;二儿子是我的脊椎,支撑着我整个身体;二女儿是我的感官,靠她感受这个世界;三儿子是我的四肢,他外向、简单,勤劳单纯地完成每一件事;小女儿就是我身上所有我不了解的器官,我会慢慢地去了解她。这就是我所谓的“平衡”,一样的道理。喜怒哀乐,把自己的喜和乐拿出来和大家分享就足够了,怒和哀就藏心里吧,即使你说出来,别人也不会明白。

文化广场:听说您以前为了工作可以三天三夜不回家?

单慧珠:我就是一个勤奋的人,但再勤奋,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文化广场:关于未来,你觉得最重要的是什么?

单慧珠:追求与平衡。没有满足、不断追求的人生,才是真正的幸福人生,但人生过程中,平衡又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人最终还是会回到原点,再完美的躯壳最后也只是一个臭皮囊。单纯的生活,安静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文化广场:能否向读者介绍一下您的近况?

单慧珠:现在在中文大学和演艺学院担任客座教授,但正职与方向仍然是戏剧和纪录片。有缺导演的地方,我可以顶上,目前我就是个监制。

Wednesday, September 2, 2009

《音樂人生》入圍 CIFF第六屆中國獨立影像年度展

《音樂人生》入圍 CIFF第六屆中國獨立影像年度展的CIFF紀錄片年度十佳展映單元
影展將於2009年10月12日至16日在南京舉行。

CIFF中國獨立影像年度展官方網址:

Monday, August 31, 2009

《音樂人生》加場至73場

暑期雖然已過,但《音樂人生》的熾熱依然。
繼續加場,一共73場。
特別推介IFC的數碼電影版,更清晰,顏色更準!
訂票網址:


Thursday, August 27, 2009

許鞍華 咫尺猶勝天涯 - 鄭天儀(轉載2009年8月26日 信報)

2009年8月26日
人物

許鞍華 咫尺猶勝天涯




大城小事一則。

話說導演許鞍華看過編劇張經緯寫《天水圍的夜與霧》的劇本後,就給了以下評價:「劇本的表達手法,像透歐洲的藝術電影,為什麼一點不像港產片?」

「『港產片』評價那麼爛,不像港產片不是更好嗎?」一臉疑惑的張經緯心裏咕嚕。

謎團一直存在,直至二人相處和磨合了好一陣子,張氏才領悟到許鞍華的心意。

是好是歹,港產片畢竟是香港的自家產業,就像敗家子、不俏兒都是自己骨肉。許鞍華這位多年來仍然活躍在香港的「新浪潮」導演,血液裏滲着的是香港情懷。

難怪她從來不希罕蜚聲國際、闖荷里活,無論榮辱崢嶸,都甘願孭着「香港導演」這個身份,拍深水埗的妓女、說天水圍的故事。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似乎未能恰如其分地形容許鞍華。

貼切的說法應該是:「老驥伏櫪,志在咫尺。」

六十二歲的許鞍華,一襲連二十二歲o靚模都望塵莫及的花哨粉紅白間連身裙,腳踏一對塗鴉的converse布鞋,加一頭bob head冬菇裝,自信非常地乍現我跟前,造型有點像《92黑玫瑰對黑玫瑰》裏的馮寶寶。

相對同齡女士深沉而低調的衣飾配搭,許鞍華顯然沒有「白髮空垂三千丈」的窘態,反而進入「一笑泯人間萬事」的化境,那份難得的少女情懷和赤子之心,顯露一種I don't care的生活態度。

「近年我的心態變好了。初入行時感覺良好,但到了四十歲的時候,大約是拍《女人四十》的前幾年,開始很緊張我的工作、好desperate,怕開不到戲、找不到演員、題材乾塘、無資金,總之不斷否定自己。」說到中年危機的萬劫不復,許鞍華兩眼向上凝視,聲音突然低了下去。

以前怕失敗會影響自己名聲,人到耳順之年,許鞍華坦言已放開了,懶理分享年輕的吸毒經驗被罵為老不尊,還放膽去嘗試不同的事物,例如首次當舞台導演,導張愛玲的《金鎖記》,最新又替中國建設銀行拍廣告片,是她最拿手的親情故事。經濟環境比以往差,香港電影市道萎縮,以為她因此而轉型去,原來只是她看開人生的一環罷了。

「到了我這年紀,就算無嘢做都唔會遭人白眼。」她笑着補充說:「其實我一直無排斥過拍廣告,只是找大明星拍洗頭水廣告這些,我未必識拍。」許鞍華就是有一份藝術家的執着。

許鞍華是少數活躍香港影壇的女性導演,沒有黑澤明的「三段論法」、王家衛的搖晃朦鏡、Quentin Tarantino的狂吼怒叫、法國電影喋喋不休的凌厲浪漫,她總是以淡淡然的手法營造出單純而有力溫情畫面,永遠不會感情泛濫的帶有人道主義。

舞台導演是她的新嘗試,許鞍華絕對是一個誠心誠意求突破的人。電影是角色主導演員,舞台劇剛好相反,加上無NG和剪接,難度更高,許鞍華完全認同。「舞台劇的discipline比電影更純粹,要在有限空間、時間簡潔及深刻地作精練的藝術表達,需要超現實的想像力。」

很多導演怕演繹張愛玲的作品,以致得失她的「粉絲」。許鞍華卻從不避忌,她說看張愛玲的小說不但不upset,反而很興奮(只是看《小團圓》,令許大導不安了整整一個星期),故她曾把《傾城之戀》和《半生緣》拍成電影。「我被人罵得太多已免疫,張愛玲作品形式化很適合作舞台表演,應該多做,像《第一爐香》就應搬上舞台。」她認真地說。

香港情懷

其他表演媒體只是許鞍華的甜點,她的唯一至愛還是拍電影,正確一點是拍香港題材的電影。否則以她在港大的碩士銜頭和智慧,早已搵夠了錢退休嘆世界了,還須看人面色、頻撲去找資金開戲乎?兼且忍受相對演員嚴重underpay的待遇?

其實,許鞍華1997年曾有機會進軍荷里活,但她最後放棄了,推說是不想長時間居住外國怕水土不服、吃不慣西餐,以及外國人歧視吸煙者,其實也是基於那份香港情懷。

我狐疑,拍戲只是她的愛好,潛台詞是:「拍戲是她存在價值。」

老實說,挾着三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的江湖地位,許鞍華早應有自己的鐵腳班底,早應進軍荷里活,早應在著名學府執教鞭享俸祿,但所有的「早應」都沒有發生在她身上,如今每開一套新戲,她還是會找來新的編劇、合作夥伴,親力親為找尋投資者。

孑然一身,落得逍遙。

據與許鞍華共事的人說,她是個絕對追求創新的導演,每次使用不同班底就是為了吸收新思維,不願重複自己,因為她認為,每次克服與不同人合作上的難題,是磨練,而許鞍華就是甘於冒險至自虐的人,酷愛挑戰。

像拍《天水圍的夜與霧》,幾經尋覓,找到一名老闆出錢,一切準備就緒,老闆突然撤資。後來,她拍了一些內地片,最後獲王晶首肯出資130萬元,以超低成本完成《天水圍的日與夜》,後來再拍成了《天水圍的夜與霧》,歷時足足五年。可見艱辛和壓力,往往造就驚世創作。

「成功拍罷天水圍系列是個很encouraging(被鼓勵)和liberating(解放)的經驗。」抽着煙,許鞍華着力地說。被鼓勵基於她證明不一定有星的戲才會有impact,至於感到「解放」,主要是出於許鞍華至死不渝要拍港產片的心結,那份草根精神,很能感染人。

拍戲一直是妥協

兩年前訪問過許鞍華,覺得她是一個既現實又不顧現實的人。那時,她曾跟我分享:「生活就是矛盾」,她一直在入世與出世之間游走,妥協有時,不買賬有時,這種堅持她自問拿捏得宜,起碼這樣她認為活得愜意。現實是她清楚了解到自己的限制,故盡量妥協來換取成功;但同時她為電影卻做了人家認為不切實際的犧牲。許鞍華無疑對中港電影圈制度有諸多不滿,但人在江湖,也務必遵守遊戲規則,唯有在妥協中堅守底線,不斷走位。

「拍戲一直是妥協,我不覺得遵守遊戲規則有問題,每人每天生活不都是在解決問題?」她反問。

對於一個導演,當下面對最大的難題,是資金。

「多錢當然搵唔到,原來少錢都未必搵得到,不是你自降身價、『鑒平鑒賤』,別人就肯投資在你身上,如果他覺得唔值,幾平都未必制。現實是很現實的,《日與夜》攞到獎,拍《夜與霧》就可以多拿一點資金、可以用星、漠視票房。有acknowledgment大家都當然會高興啲!」即是說,如果不是《日與夜》刀仔鋸大樹,《夜與霧》註定胎死腹中。

「胎死腹中是常事,我的經驗是,五套戲才有一套可以拍成,港產片沒落是有原因的。」許鞍華侃侃而談。

要許鞍華數歷來經歷最大波折的創作,她想也不想就數《夜與霧》和《千言萬語》,因為題材具爭議性,自然難以取悅投資者。「這兩套戲impact不大,或者有人認為我攞投資人的錢『教飛』,但我真的很想拍,而我又真的很用心去拍,對得住自己。」

當一切公共話語都在以娛樂的方式登場,並成為一種文化精神的時代,總有少數人游離鑼鼓喧天之外,以其鮮明的方式發出獨特的聲音,許鞍華是佼佼者。

「像我從來沒有大展鴻圖、闖荷里活的野心,所以就能用平常心看世情。」她解釋。

當然,根據「不是定理」,在這商業社會,沒有必要存在的人,當然也沒有非拍不可的戲了。工作跟抽煙一樣狂的許鞍華,沒有想過退休,她還是每天發掘創作題材,但強調不會為拍戲而拍戲,有感動她的故事才會動心。

導演就是操控的代名詞,很多導演都愛說自己的感覺、自己的心情,很容易變成self-indulgence(自我沉溺)而不能自拔,但在整個花花世界,許鞍華像是唯一的清醒者。無論發生什麼事,她永遠像在事件的外邊,從不會被成功沖昏了頭腦,也不會因失敗喪失理性。

「人家讚你不就等於好,別開心過了頭,睇定啲。」當《日與夜》獲獎,許鞍華跟編劇張經緯這樣說,彷彿耳鳴聽不到掌聲似的。許鞍華又試過當影展評委獲優厚待遇時,坦然說:「太舒服的生活要小心,不能沉迷。」有點苦行僧的味道,但很多人都說,這電影苦行僧確是一個領袖。

由1979年專職拍攝電影,首部大電影作品《瘋劫》。許鞍華1981至82年分別拍攝越南三部曲中的《胡越的故事》和《投奔怒海》,俱大獲好評。之後拍攝的電影包括有《傾城之戀》、《書劍恩仇錄》、《客途秋恨》、《女人四十》、《千言萬語》、《男人四十》、《姨媽的後現代生活》、《天水圍的日與夜》、《天水圍的夜與霧》等電影。

人死留名,豹死留皮。

影壇履歷二十一套戲,我要許鞍華找一部代表作。

「沒有想過,我腦裏只想下一部要拍什麼。」說罷,許鞍華猛抽一口煙,呼呼吐出煙圈。

她的新戲將於10月、11月開拍,現正努力找投資者。

不作無謂的宣傳和應酬,這位「no-bull- shit 的電影人」,只會繼續拍她自己喜歡的故事,她說一切都是選擇。

在這花花綠綠的世界,當電影已變質成為一件商品、一個event等不同形態的時候,許鞍華依然故我、時刻警醒,在她的世界裏,電影就是電影。

純粹得沒有餘地。

文 鄭天儀 攝 黃俊耀

ttycheng@hkej.com

Tuesday, August 25, 2009

不一樣的港產片《音樂人生》 以荷里活規格重新示人 (CNEX 新聞稿)

CNEX出品《音樂人生》是一部跨越六年的香港音樂天才成長傳記,由716日起於百老匯院線特別放映至今多達69場,放映長達1個多月,每場入座率超過9成,因此百老匯繼續於電影中心、AMC又一城及Palace IFC加場,可算是本地電影界的小奇葩。


不一樣的港產奇片 全新數碼版於IFC放映


這部港產奇片在零卡士,零廣告宣傳下,仍然吸引大批觀眾,成功在於觀眾看到不一樣的港產片。不一樣的製作:沒有主流電影的製作時間表限制,影片製作跨越六年,令人驚嘆。不一樣的年輕人:鏡頭引領觀眾窺看港產天才內心,深入拔萃校園,年輕人精警的對白,令全場人士忍俊不禁。不一樣的網上交流:觀眾願意於半個月前集體式訂票,看完電影後,更於影片facebook留言,與導演網上直接對話。


這奇片又有另一突破。由830日開始,《音樂人生》將於Palace IFC以全新數碼放映版示人,成為首部本地紀錄片以數碼放映的規格上映。數碼放映為世界認可的戲院放映標準,其解像度比高清電視更高,畫質更清,顏色更準。近日以數碼放映的影片有:《哈利波特》、《超鼠特攻》及《沖天救兵》等。


根據捷高數碼科技Jetco Vision負責人表示,以數碼放映的電影多為荷里活出品,本地電影放映仍以菲林為主。菲林跟數碼質量相約,可是,放映次數增多會消耗菲林,令質量下跌,而數碼放映則可避免此問題,因此估計本地電影製作正陸續數碼化。


於台灣正式公映 為八八水災籌款


此外,這部港產奇片更衝出香港,於821日至93日在台灣萬代福影城做全台獨家正式首映


818日舉行的特映口碑場,台中市副市長蕭家旗及知名鋼琴演奏家陳冠宇也有到場支持。蕭副市長表示,希望影片首映後會得到好的迴響,也感謝CNEX、導演和萬代福影城提撥票房收入的一成,捐贈給「八八水災」的慈善款項,為救災盡一份心力。


萬代福影城在台中地區經營優質的藝術電影向來不遺餘力,此次更在暑期好萊塢大片林立,一片商業廝殺的電影環境中,鄭重推薦這部截然不同的香港小品,希望這部港產奇片繼續創造奇蹟,為香港爭光。

Tuesday, August 4, 2009

音樂「神童」是這樣練成的 - 李志榮(信報)


2009年8月4日
YZ世代

音樂「神童」是這樣練成的

2008年校際音樂節有十五萬多人次參加,屈指一算,本港平均每五至六個學生就有一個為參加者。在香港,學習音樂的學生人數比例位列全球之先,是「神童」誕生之地。可是,當神童長大成人,往往頭上的光環也隨之而消失。是香港的音樂空氣太污染,污染得光環無法成長?抑或,香港人的頭部特別發達,光環最終變成一道緊箍?都不得而知。但這道光環動輒逾十萬,若家長希望投資得到百分百的回報,請閱讀下文,或可得到一些啟示。

黃家正,十八歲;十一歲時獲香港校際音樂節鋼琴組大獎,並獲邀與捷克的樂團合作演出貝多芬第一號鋼琴協奏曲。張經緯導演在校際音樂節中遇見他,繼而追蹤他的成長歷程,為他拍攝了一齣紀錄片電影《音樂人生》。

張經緯跟隨到捷克演出的黃家正,與他和他的父親對話。六年後,他重訪黃家正,那時候他家正發生巨變,張經緯繼續用鏡頭紀錄他的成長。直至那一刻,黃家正的音樂造詣並沒有多大進步,心智卻反而成長了不少。張經緯形容,黃家正不是校際音樂節的參賽者中成績最好的一位,卻是最令人難忘的一位。「那些造詣更高的年輕人只會埋首於樂器面前,很少會像黃家正般有這樣深刻的人生反思。」

* * *

蘇栢軒,二十七歲,香港管弦樂團助理指揮。2008年,他以全場最年輕參賽者的身份取得俄羅斯聖彼得堡「浦羅哥菲夫國際指揮大賽」冠軍。

李歐梵教授出席他的首演後,特別在《亞洲週刊》撰文稱讚他:「二十七歲初出茅盧,有此能耐,殊不簡單;沒有文學和文化修養,何來音樂理解?」

蘇栢軒可謂半途出家,當上指揮,並自言是「踩場」進入指揮界,並非「根正苗紅」。他小時候曾學習不同的樂器,到大概十五、六歲才決定走指揮這條路。他在大學修讀的是比較文學,而非音樂。但他覺得,這些指揮以外的生活經驗,反而為他的指揮技巧帶來了正面的影響。

正如李教授所言:「沒有文學和文化修養,何來音樂理解?」這句話說中要害。在耶魯大學修讀的比較文學,是他特意挑選的科目,不為興趣,而是因為文學可以幫人去理解人的內心世界,提高自己的修養。「最初十年的表演生涯裏,別人還可以因為你年輕而欣賞你,但隨着年紀增長,觀眾會期望你透過樂章傳遞你自己的訊息。這就需要你的人生閱歷和文化修養。」

音樂需要陪襯品

黃家正強調:「我是 human being。」

當鏡頭擺在十一歲的黃家正和他父親的面前,突然,黃家正提出一連串問題:「為什麼我會存在?為什麼我會彈琴?人活着有什麼意義?」

最後,他結論道:「我想,到最後,我會去自殺。」這句話嚇得父親手足無措,連忙叫兒子住口。張經緯估計,這是他父親第一次知道黃家正心裏有這樣的想法。

十七歲的黃家正,在鏡頭前有這樣的抱怨:「父親是一個喜歡競賽的人。在飯桌上,不是談足球,就是談音樂比賽;我不喜歡父親迫我去參加比賽,討厭為了比賽而彈琴。」鏡頭下,黃家正有份參與的合唱團贏得校際音樂節比賽,旁邊的同學們為學校的勝利而歡呼叫囂,黃家正卻不屑一顧。喧鬧下,斯人獨憔悴。

他選了一首超時的歌曲參加比賽,並斬釘截鐵地說:「我不是為比賽而演奏這首歌,我是為音樂而演奏它。」「型」得很,這正是黃家正的魅力。

* * *

蘇栢軒認為,指揮家可擔當社會領袖。

1989年,德國指揮家 Kurt Masur 在他的演奏會上呼籲民眾和平上街,間接促使了柏林圍牆的倒下。這則新聞啟蒙了當時只有七歲的蘇栢軒。

「社會需要有一位領袖去帶領人文思想,指揮家每一次演奏都面對百多名觀眾。就如Kurt Masur 以音樂去與聽眾產生共鳴,音樂可以幫助傳遞一些複雜的思想感情,有時比文字更有效。」

蘇栢軒在耶魯讀書時,與一眾志同道合的友人成立「Saybrook 管弦樂團」,與學校的管弦樂團對着幹。

「我們覺得耶魯的管弦樂團太局限於象牙塔,只鼓勵精英學生參與。我們覺得音樂應該是多元化的。我們的管弦樂團會接納一些不是最『叻』的學生,並且作很多免費的表演。現在不是十九世紀,那種宮廷式的、孤芳自賞的古典音樂已經不合時宜。古典音樂需要有嚴謹要求、重視傳統的聽眾,但同時應該吸引新的擁躉。」

沒有音樂神童

《音樂人生》在香港電影節首映時,黃家正正身處美國讀音樂,他給張經緯發了一封郵件,是他希望與觀眾分享的說話:「我不想被看成一個神童,我不是天生就有這種氣質和才能的;我想被看作成一個有理想、有道德原則的年輕 human being。只有這樣,人才可以做到對自己真正忠誠。我希望電影能夠啟發每一個人在作人生抉擇時,可以考慮到背後的道德和目的。選擇音樂是我的一個很大的疑惑,這部片子就是要探討這個問題。我希望能刺激觀眾對自己的生命有更多的思考,超越眼前的物質顧慮。對於正在學習音樂、從事音樂或將要學習音樂的觀眾,我希望你們投身音樂的原因不是純粹因為愛音樂或沒有其他選擇,甚至也不是因為你們是音樂天才,重要的是,你要明白學習音樂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那是終身的奉獻、謙虛的態度、開放的精神和堅持。」

在訪問的尾聲,我問及蘇栢軒如何成為一個世界級指揮家。他說:「音樂考試是少不了的,正如一個學生總要經歷小學和中學。但當你站在階級的最高端,你便需要讓自己脫離這個階級制度。沒有人會問一個世界級的指揮家考到第幾級、哪間學校畢業、讀哪一科,聽眾只會看指揮家的音樂感和領導才能,感受他如何將樂章的情感表達出來,倒是很公平、很民主的。這一切,便視乎指揮家本身的閱歷和人生經歷了。」

* * *

無論是綱琴家還是指揮家,無論是擁抱存在主義的黃家正抑或是充滿人文關懷的蘇栢軒,都抗拒被稱作「神童」。「音樂神童」不一定能演奏出最好的音樂。只有滿載歷練的人,才能在音樂的最高峰站穩住腳。總沒有人一出生便擁有五十載的人生閱歷,連《奇幻逆緣》的 Benjamin Button 也不能吧。

李志榮

benlei.cw@hkej.com

轉載自2009年8月4日信報

Saturday, July 25, 2009

Worldpress.com 一編關於《音樂人生》的博客文章

KJ音樂人生

放映機的燈未亮,我已被入場觀眾感動,曾幾何時,香港觀眾會為一齣紀錄長片而提早一個月預訂戲票呢?這一天,每個觀眾都憑藉一些朋友、專欄作家、網友的短小推介,帶同盼望的心而來,我相信,與其說是羊群或朝聖,倒不如說成是實踐一次獨立革命,共同為香港電影業亮出一片新天。

獨立自主電影不易為,尤其在這個商業化得令人迷失自我的香港,大家都會說電影應該怎樣拍、怎樣剪、怎樣放,但肯提起器材、按住紅制的獨立電影人卻寥寥可數,導演張經緯這一次不只成就了自己或KJ,更重要的,是電影開啟了很多家長、同學、音樂學生、音樂教師、電影愛好者、影評人、樂評人、甚至任何一個觀眾的心事,令觀眾不停的思考,思考生活,思考人生。

這位黃家正,你說他自覺地明白鏡頭的殺傷力也好,你說他只是一個別具音樂天份的音樂神童也好,重要的是,他有一種主導一切的魔力,不只是同學、哥哥與妹妹,就連導演、父親、學校、制度、社群都被他牽住走路,語語中的。

我不想此電影變成一次社會慶典,但是,對於我,電影的幕前幕後卻帶來一次強而有力的文化震盪,難以忘懷。

原文http://snapme.wordpress.com/2009/07/24/kj音樂人生/

Monday, July 20, 2009

特質 - 簡冬娜

特質 18/7/2009 簡冬娜

【明報】對張經緯導演的《音樂人生》最印象深刻的,不是主角KJ有多狂傲、早慧和才華,而是為甚麼在芸芸眾生挑選了他,正如導演說,本來跟進幾個學生,當中甚至有比KJ更有名氣的,他必定有什麼特質是導演透過他想表達的吧。

KJ令我想起一部電影——Searching for Bobby Fischer,根據真人真事改編,主角Josh Waitzkin是西洋棋小天才,父親想栽培他(跟KJ一模一樣),但他在街邊的棋檔發掘到很多下棋的樂趣和技巧,到正式拜師對方卻是嚴師,他看出Josh的天分,怕他在全國比賽落敗會摧毀自信,操練的方法反而令他討厭下棋,老師逼他憎恨對手,禁止到街上鬥棋,侮辱他們都是失敗者。幸運的是,Josh有個具有慧眼的母親,她跟丈夫爭吵,為孩子辯護,Josh不是怕輸,只是怕失去父親的愛,勉強自己做很多事來滿足父親的虛榮。她說:我們的孩子端正善良,不容你和那個老師把他良好的特質拿走。

Josh在決賽時看通了棋局,知道會贏,向對手提議言和共享冠軍,但對方拒絕,最終給打敗了。這就是Josh母親看到兒子天生的decency,他善良忠厚,看淡勝負,優點怎能讓一場比賽一項榮耀給一點點蠶食掉。

看KJ給觀眾寫的信,有點感動,這麼年少就懂得,追尋忠於自己,強調如何為人,但他不是一下子就跳到這階段,在他想通(或其實仍然未通)之前,走過幾多痛苦的路,大抵他不如Josh Waitzkin幸運,但有慧眼的是導演,看到KJ在音樂才華以外的一些特質,受惠的是觀眾,以及很多一心望子成龍的家長。

《音樂人生》片中音樂名單

有些觀眾看完《音樂人生》後,很想知道片中音樂的名字。我當然非常願意告訴大家,很好的古典音樂推廣嘛。


音樂 Music


貝多芬 C大調第一號鋼琴協奏曲,作品編號 15

博胡斯拉夫·馬爾蒂努管絃樂團 黃家正 衛承發

Ludwig van Beethoven Piano Concerto No. 1 in C major op. 15

Bohuslav Martinu Philharmonic Orchestra with Ka Jeng Wong and Wai Shing Fat


布列頓 簡單弦樂交響樂,作品編號 4

尼爾森 弦樂小組曲,作品編號 1

拔萃男書院高級弦樂團

Benjamin Britten Simple Symphony for String Orchestra op. 4

Carl Nielsen Little Suite for Strings op. 1

Diocesan Boys' School Senior Strings Orchestra


舒曼 降E大調鋼琴五重奏,作品編號 44

汪皓東 吳寶均 周業瑋 葉啟康 黃泰城

Schumann Piano Quintet in E flat major, op. 44

Jacky Wong, Brian Ng, Marco Chow, Ip Kai Hong, Wong Tai Sing


曼德爾頌 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作品編號 64

廖堡鋒

Felix Mendelssohn Violin Concerto in E minor, op. 64

Liu Po Fung Andrew


海頓 C大調大提琴協奏曲

黃家立 黃家正

Joseph Haydn Cello Concerto in C major

Wong Ka Lap, Ka Jeng Wong


貝多芬 第三號A大調大提琴奏鳴曲,作品編號 69

黃家瑤 關曉睛

Ludwig van Beethoven No. 3 Cello Sonata in A major, op. 69

Wong Ka Yiu, Julie Kwan


布拉姆斯 F小調鋼琴五重奏,作品編號 34

張庭瑋 戚耀庭 彭施皿 莫君淳 黃家正

Johannes Brahms Piano Quintet in F minor, op. 34

Tom Cheung, Chik Yiu Ting, Samuel Pang, Marcus Mok, Ka Jeng Wong


蕭邦 E大調練習曲,作品編號 10 第3首

貝多芬 第八號C小調鋼琴奏鳴曲,作品編號 13 悲愴

黃家正

Chopin Etude in E major, op. 10 No. 3

Ludwig van Beethoven Piano Sonata No. 8 in C minor, op. 13 ""Pathetique""

Ka Jeng Wong


安娜貝爾·李

兵車行

拔萃男書院及拔萃女書院高級混聲合唱團

Annabelle Lee

The Chariots Rattle On

Diocesan Boys' School and Diocesan Girls' School Senior Mixed Choir


布洛赫 美名大師之尼根

黃家正 張平

Earnest Bloch ""Nigun"" from Baal Shem Suite

Wong Ka Jeng and Cheung Ping"


拉赫瑪尼諾夫 第二號C小調鋼琴協奏曲, 作品編號18

拔萃男書院管弦樂團 黃家正 吳懷世

Sergei Rachmaninoff Piano Concerto No. 2 in C minor, op. 18

Diocesan Boys' School Orchestra with Ka Jeng Wong and Wilson 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