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雙城》預告片 "One Nation, Two Cities" trailer

Monday, September 6, 2010

綠 - 淺談《墨綠嫣紅》之攝影及燈光

《墨綠嫣紅》是用 RED ONE 拍的。RED ONE 是一部4K解像度、能配用35毫米鏡頭的攝錄機。而我最喜歡還是 RED ONE 是拍攝 raw,故此拍攝時是直接紀錄 CMOS 的感光linear 資料,而非經過處理的顏色資訊。這一點對後期調色相當有利,因為這對畫質損耗程度相當低,甚至幾乎是零。

例如色溫方面,因為 RED ONE 的 CMOS 本身是 5000K 的,就算拍攝時調整色溫,其實只影響到當時選用的 color space ,而 raw 的資料其實沒有兩樣,所以大可以就保持 5000K ,直到在後期調色時才修正,而完全不會影響到畫質。這在拍攝時省時多了。




綠色在《墨綠嫣紅》中是有一個象徵意義,要把整個綠色呈現在畫面上,不是攝影一人可以達成的,是需要製片 Anna 和所有美術部夥伴在前期已經部署好所有綠色的場景和道具。記得我們有一段時間去到那裡就鑽進公厠,看看它的顏色,發現幾乎所有香港的男厠都是藍色,而女廁都是粉紅色。片中綠色的廁所是在將軍澳找到的。



在燈光方面的配合,我和燈光阿柏非常小心周遭環境的綠色不要反照到面上,換言之,膚色不能帶綠。所以每一個場景,我們都用色溫錶量度演員面上的色溫。有兩場戲的場地主光是普通的光管(fluorescent tube),這種光源都是偏綠的,落在膚色非常不好看。我們雖然追求綠色,但不是這種光源偏差的綠,所以拍攝前要把所有的光管包上 magenta gel ,然後在人物主要演出區域反射 Kino Flo ,務求把膚色準確地拍攝下來。



《墨綠嫣紅》的燈光構思是仿照李屏賓/候孝賢式「華麗寫實」,而且重點是在寫實。場地的自然光為主光,人為的佈光為輔。本來輕便而柔和的 LED 燈其實是不錯的,例如 Litepanels 的產品。但經過一些測試和研究, LED 燈的 color rendition index (CRI)仍然跟 Kino Flo 有些距離。特別在這個片,假如要特出綠色,反而更要準確呈現膚色,形成差別,否則全個畫面都是綠色,觀眾看到一半,大腦就會自動調節,綠色也不會覺得綠,減低了顏色上的衝擊力。這一個效果是在Fyodrov/Sukurov 的 Moloch 中希特勒那個綠色大廳中找到靈感。

但在開拍後一個多月,聽說 Mole-Richardson 用 Osram 的 Kreios LED 做了一些產品,而 CRI 很高,希望日後有機會試試。

日新月異,科技對電影的影響,真是一個月就已經是另一個世界。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