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雙城》預告片 "One Nation, Two Cities" trailer

Tuesday, September 21, 2010

2010年9月16日香港經濟日報電影版《墨綠嫣紅》報導


香港經濟日報 A12 | 新聞特寫 | By 陳嘉婉
2010-09-18


少女墮胎實錄 嚇壞導演張經緯 一度失眠 新作《墨綠嫣紅》談毒禍


  執導《音樂人生》,讓張經緯一口氣拿下台灣金馬獎、香港電影金像獎等多個殊榮,不少人把他定位為紀錄片導演。風光過後,他選擇繼續默默向前走,早前接受禁毒基金資助,首度開拍由真人真事改編的劇情片《墨綠嫣紅》。為了取材,張經緯訪談不少吸毒少女,聽畢她們墮胎的經歷,他一度失眠:「我起初也不信,要像警察再三盤問她們,才信她們說真話!」

執導《音樂人生》 奪多項殊榮

《墨綠嫣紅》由禁毒基金資助,開宗明義須談毒品,內容及片種卻任由張經緯發揮。經過9個月製作,全長28分鐘的《墨綠嫣紅》終搬上銀幕,描述吸毒少女墮胎一天的心路歷程,下月將於香港亞洲電影節放映,上周六首次於香港理工大學舉行放映會,近100人出席,張經緯於會後分享拍攝經歷。

有出席者向張經緯直言,電影中吸毒少女的生活及墮胎過程,令他十分震撼,張經緯笑著回應:「9個月前,我和你的反應一樣!」

張經緯接受本報專訪時,娓娓道出這些月來的震撼。開拍電影之初,不吸煙不吸毒的他,為求真實表現吸毒者的生活,遂透過社工聯絡吸毒者,展開一場又一場對話。令張經緯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聽3名在公屋住的吸毒少女說出墮胎經歷。

過來人論經歷 有如閒話家常

「我和製片同事,與她們坐在公園涼亭中,她們『煲』著煙,談起墮胎經歷,語氣就像閒話家常。」張經緯說,她們懷孕時均未滿18歲,更非第一次墮胎,他問她們有否考慮留住胎兒,她們笑言:「唔墮胎,唔通響度擺(讓胎兒留在肚內)?」一名少女到黑市打胎,另外兩人年紀太小,只有14歲,連黑市也不做其生意,惟有服食不知名的墮胎藥,在家中墮胎。

「她們連用作墮胎的藥是甚麼也不知道,朋友給她們就吃。」張經緯說來,語氣還是有點不敢置信,「其中一人服藥後,胎兒『屙』出來時,臍帶還連著她,她媽媽當時在家,她於是叫媽媽幫忙,把胎兒拉出來!」

在家服藥墮胎 婆婆見怪不怪

另一名少女同樣服藥,墮胎當天婆婆在家,婆婆對她墮胎已見怪不怪,更告訴她,胎兒有點像雙胞胎。她的經歷被改編為《墨綠嫣紅》,電影中墮胎一幕,更有九成情節與現實相同。

張經緯出身中產家庭,身邊沒朋友染毒癮,遑論墮胎。他坦言聽到吸毒少女那麼年輕便墮胎,墮胎經歷更是如此荒誕,禁不住向擔任中文大學婦科教授的友人查證墮胎丸的真偽,豈料對方「笑笑口」,回答得理所當然:「胃藥也可墮胎!只要藥丸可令子宮收縮,便可墮胎。」

42歲的張經緯向本報記者坦言,當時感到汗顏:「有些事,原來醫生知,吸毒少女知,只有你和我不知!」當然,這一切現已成為他「常識」一部分了。

《墨綠嫣紅》是甚麼?

張經緯解釋,《墨綠嫣紅》的劇名正好象徵吸毒少女由決定墮胎,到墮胎成功的24小時心路歷程,「墨綠」起源於被訪談及吸毒少女間流傳的傳說 - 胎兒會因媽媽吸毒而變成墨綠色。綠色貫穿整套電影,出現於主角小嫣的裙子、她就讀的中學外牆、所住公屋以至公廁,製作團隊更花了多個月才在將軍澳一中學找到有綠色廁格的廁所。只有在劇末墮胎一幕,電影才出現紅色的血。

張經緯說,墨綠色感覺冰冷,在人體難以找到,正好用作營造恐懼氣氛,墮胎後胎盤的血紅色雖然同樣恐怖,但最少是屬於人的顏色,亦有人的體溫,帶來一絲溫暖。


自小讀屋村校 鍾情貧窮題材


  張經緯的新作由公屋吸毒少女的故事改編,他坦言,他也聽過中產階層吸毒,但最終選定草根階層,純屬個人口味。他的首部紀錄片《歌舞昇平》關注綜援戶,《墨綠嫣紅》的主人翁都是貧窮人士,反映他鍾情低下階層的生活,原來這追溯於他的求學時期。

張經緯年幼時,父親是遠洋船長,母親是幼稚園主任,家住私人樓宇,他自小學習大提琴。在香港演藝學院畢業的他,曾在名校拔萃女小學教琴,24歲時,更考入美國紐約市立大學布魯克林學院,修讀音樂碩士。

他的履歷看似優越,中小學生涯卻其實在傳統屋學校度過,因為母親認為普通學校也能提供良好教育,與其讓他在霸氣十足的名校唸書,倒不如歸於平凡,未料這決定影響他的電影路。

住私樓 老師同學感奇怪

張經緯笑言,他就讀荃灣區內三大最差小學之一,中學在已於去年被殺校的上葵涌官立中學求學,自小便和家境較窮困的同學相處。「讀初中時,有次老師問我們全班同學,有誰不是住在公屋,結果只有我和另一個人舉手。老師和同學看我的目光很奇怪,讓我留下深刻印象。」

1977年,電視劇《狂潮》迷倒不少同學,紛紛趕回在公屋的家看大結局,母親不准張經緯看電視,他只好在私樓家中練琴及溫書。80年代,中學同學追捧Levi's褲,他情願穿大地牌褲子;他形容,同學因自小貧窮,很追求物資:「有同學買了枝Parker筆,全校當他神般崇拜!」

青春期留下的印象,令張經緯總被公屋的人和事觸動。但他強調,自己並非只拍貧窮題材,例如《音樂人生》的黃家正,就出身中產,在名校讀書,「我拍電影,最終只想說關於人的故事,這些故事感動了我,我再用以感動觀眾」。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