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雙城》預告片 "One Nation, Two Cities" trailer

Thursday, January 29, 2009

生命的意義不在於結果,而在於不斷追尋意義的過程-《音樂人生》

生命的意義不在於結果,而在於不斷追尋意義的過程-《音樂人生》
Amy Chien

轉載自Amy Chien facebook note


看完本片後,一直想寫些什麼,卻被腦海紛雜的思緒給干擾,遲遲無法動筆。倒不是因為片子本身難懂,而是它讓我回憶起自己大學剛畢業時,在工作時深感迷惘痛苦的歲月。因為急著想要做些什麼,又不知道要做什麼,總覺得不趕快做會來不及,那種焦慮的感覺令我暈眩。那時我無法認同生活週遭的人的生活觀和價值觀,人生真的就只有工作賺錢?賺錢享樂這麼單純嗎?是不是應該要有些更深刻的東西?生命存在的意義究竟是什麼?這些問題著實讓我痛苦了好一陣子。

套用海德格的哲學概念,那是我陷入「本真性」的思考結構中,透過自我對於具體生命經驗的反省與檢視,正面思索「存在」的意義,直接感受生命沉重的部分,坦白說那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我們人類大部分的時候不過是傳遞訊息,不被事物絆住,也從未留意事情的真正意義,過著一種「非本真」的生活。就像在新聞上看到死亡或戰爭的消息,未必會把這件事轉化在我們自身上或是親身經驗到它,畢竟生命是痛苦不堪的,因而生命內在存在著讓事情好過一點的一種傾向。

而黃家正才這麼年幼便開始意識到它並試圖追尋生命的意義,我相信這對一個青少年而言似乎過於沉重,如此早熟聰慧的心靈要如何與週遭同齡的人(甚至是所謂的大人)描述與溝通,於是透過影片的呈現,我們清楚地發現他的落寞與孤單,那種無人理解的寂寞,卻還是非常努力地想傳達並啟發大家對音樂的熱誠的認真態度。導演刻意捕捉他那格格不入的身影,對照一大群人歡樂輕盈的模樣。我覺得在影片的處理上,導演的確敏銳地掌握到黃家正的獨特性,尤其在影片中好幾處可以發現那種「差異」的對比,沒有價值判斷,一切讓觀眾自己評判。而整部影片在導演巧妙的安排下,藉由黃家正在捷克鋼琴表演的片段,突顯出宛如起、承、轉、合般的四個樂章,而影片最後則是在眾人的掌聲中閉幕。

我尤其喜歡黃家正在影片中傳達的一個理念—「演奏時要超越輸贏的概念,盡心盡力地演奏至完美,當演奏者全心全意地對待音樂、沉醉其中,音樂自然會回報給演奏者無法言喻的美妙滋味,那是任何獎盃、榮耀都比擬不上的!」不要為了比賽、為了贏得勝利才演奏,而是要努力將音樂的表現達到最完美的境界,那才應該是對待音樂的態度。

雖然人類是不可能實現「完美」的,那是「神」的領域,但人能做的不就是努力追求完美嗎?就像生命的意義對我而言,從來不在於某種結果,而是透過積極主動的追尋過程,它的意義自然會彰顯出來。如果把人生當作音樂的演奏,那不僅僅是唯一也是最後一次的演奏,自然要盡心盡力地追求完美,超越所謂勝負的結果,在追尋完美的過程中,生命(音樂)自然會回饋無與倫比的美好與幸福。

坦白說我對古典樂並不了解,雖然寫論文的時候喜歡聽鋼琴演奏,尤其是顧爾德彈奏的郭德堡變奏曲,不知道為什麼雖然只是單純的鋼琴聲,卻有如此豐富、多層次的變奏,讓人百聽不厭,每一次聆聽就多一次不同的體會,這是我覺得古典樂的迷人之處。

而觀看《音樂人生》並不需要我對古典樂有深厚的認識,片子雖然是記錄主角黃家正追尋音樂意義的過程,看完後卻讓我重新檢視自己對於人生意義的追求。這是一部反映作為人在自己有限的生命歷程中努力追尋生命意義的紀錄片,非常精采,也值得推薦!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