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共放映46場!!
趁還有好座位,請按下面鏈結,立刻訂票!
AMC 又一城
http://www.amccinemas.com.hk/list_detail.php?lang=c&movie_id=3996
百老匯電影中心 及 IFC百老匯
http://www2.cinema.com.hk/revamp/html/list_detail.php?lang=c&movie_id=3996
"The cinema is a window into our dreams and through which it is easier to recognize ourselves" - by Abbas Kiarostami
七月 24, 2009 at 7:19 am · Filed under 港產片 ·Tagged 黃家正, 張經緯
放映機的燈未亮,我已被入場觀眾感動,曾幾何時,香港觀眾會為一齣紀錄長片而提早一個月預訂戲票呢?這一天,每個觀眾都憑藉一些朋友、專欄作家、網友的短小推介,帶同盼望的心而來,我相信,與其說是羊群或朝聖,倒不如說成是實踐一次獨立革命,共同為香港電影業亮出一片新天。
獨立自主電影不易為,尤其在這個商業化得令人迷失自我的香港,大家都會說電影應該怎樣拍、怎樣剪、怎樣放,但肯提起器材、按住紅制的獨立電影人卻寥寥可數,導演張經緯這一次不只成就了自己或KJ,更重要的,是電影開啟了很多家長、同學、音樂學生、音樂教師、電影愛好者、影評人、樂評人、甚至任何一個觀眾的心事,令觀眾不停的思考,思考生活,思考人生。
這位黃家正,你說他自覺地明白鏡頭的殺傷力也好,你說他只是一個別具音樂天份的音樂神童也好,重要的是,他有一種主導一切的魔力,不只是同學、哥哥與妹妹,就連導演、父親、學校、制度、社群都被他牽住走路,語語中的。
我不想此電影變成一次社會慶典,但是,對於我,電影的幕前幕後卻帶來一次強而有力的文化震盪,難以忘懷。
特質 18/7/2009 簡冬娜
【明報】對張經緯導演的《音樂人生》最印象深刻的,不是主角KJ有多狂傲、早慧和才華,而是為甚麼在芸芸眾生挑選了他,正如導演說,本來跟進幾個學生,當中甚至有比KJ更有名氣的,他必定有什麼特質是導演透過他想表達的吧。
KJ令我想起一部電影——Searching for Bobby Fischer,根據真人真事改編,主角Josh Waitzkin是西洋棋小天才,父親想栽培他(跟KJ一模一樣),但他在街邊的棋檔發掘到很多下棋的樂趣和技巧,到正式拜師對方卻是嚴師,他看出Josh的天分,怕他在全國比賽落敗會摧毀自信,操練的方法反而令他討厭下棋,老師逼他憎恨對手,禁止到街上鬥棋,侮辱他們都是失敗者。幸運的是,Josh有個具有慧眼的母親,她跟丈夫爭吵,為孩子辯護,Josh不是怕輸,只是怕失去父親的愛,勉強自己做很多事來滿足父親的虛榮。她說:我們的孩子端正善良,不容你和那個老師把他良好的特質拿走。
Josh在決賽時看通了棋局,知道會贏,向對手提議言和共享冠軍,但對方拒絕,最終給打敗了。這就是Josh母親看到兒子天生的decency,他善良忠厚,看淡勝負,優點怎能讓一場比賽一項榮耀給一點點蠶食掉。
看KJ給觀眾寫的信,有點感動,這麼年少就懂得,追尋忠於自己,強調如何為人,但他不是一下子就跳到這階段,在他想通(或其實仍然未通)之前,走過幾多痛苦的路,大抵他不如Josh Waitzkin幸運,但有慧眼的是導演,看到KJ在音樂才華以外的一些特質,受惠的是觀眾,以及很多一心望子成龍的家長。
有些觀眾看完《音樂人生》後,很想知道片中音樂的名字。我當然非常願意告訴大家,很好的古典音樂推廣嘛。
音樂 Music
貝多芬 C大調第一號鋼琴協奏曲,作品編號 15
博胡斯拉夫·馬爾蒂努管絃樂團 黃家正 衛承發
Ludwig van Beethoven Piano Concerto No. 1 in C major op. 15
Bohuslav Martinu Philharmonic Orchestra with Ka Jeng Wong and Wai Shing Fat
布列頓 簡單弦樂交響樂,作品編號 4
尼爾森 弦樂小組曲,作品編號 1
拔萃男書院高級弦樂團
Benjamin Britten Simple Symphony for String Orchestra op. 4
Carl Nielsen Little Suite for Strings op. 1
Diocesan Boys' School Senior Strings Orchestra
舒曼 降E大調鋼琴五重奏,作品編號 44
汪皓東 吳寶均 周業瑋 葉啟康 黃泰城
Schumann Piano Quintet in E flat major, op. 44
Jacky Wong, Brian Ng, Marco Chow, Ip Kai Hong, Wong Tai Sing
曼德爾頌 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作品編號 64
廖堡鋒
Felix Mendelssohn Violin Concerto in E minor, op. 64
Liu Po Fung Andrew
海頓 C大調大提琴協奏曲
黃家立 黃家正
Joseph Haydn Cello Concerto in C major
Wong Ka Lap, Ka Jeng Wong
貝多芬 第三號A大調大提琴奏鳴曲,作品編號 69
黃家瑤 關曉睛
Ludwig van Beethoven No. 3 Cello Sonata in A major, op. 69
Wong Ka Yiu, Julie Kwan
布拉姆斯 F小調鋼琴五重奏,作品編號 34
張庭瑋 戚耀庭 彭施皿 莫君淳 黃家正
Johannes Brahms Piano Quintet in F minor, op. 34
Tom Cheung, Chik Yiu Ting, Samuel Pang, Marcus Mok, Ka Jeng Wong
蕭邦 E大調練習曲,作品編號 10 第3首
貝多芬 第八號C小調鋼琴奏鳴曲,作品編號 13 悲愴
黃家正
Chopin Etude in E major, op. 10 No. 3
Ludwig van Beethoven Piano Sonata No. 8 in C minor, op. 13 ""Pathetique""
Ka Jeng Wong
安娜貝爾·李
兵車行
拔萃男書院及拔萃女書院高級混聲合唱團
Annabelle Lee
The Chariots Rattle On
Diocesan Boys' School and Diocesan Girls' School Senior Mixed Choir
布洛赫 美名大師之尼根
黃家正 張平
Earnest Bloch ""Nigun"" from Baal Shem Suite
Wong Ka Jeng and Cheung Ping"
拉赫瑪尼諾夫 第二號C小調鋼琴協奏曲, 作品編號18
拔萃男書院管弦樂團 黃家正 吳懷世
Sergei Rachmaninoff Piano Concerto No. 2 in C minor, op. 18
Diocesan Boys' School Orchestra with Ka Jeng Wong and Wilson Ng
(不)尋常香港天才故事
文章日期:2009年7月17日
【明報專訊】編按:《KJ音樂人生》,「首部於香港戲院公映的本地紀錄片」,此前預映場,每場皆爆滿,引來相當篇幅的傳媒報道。片子曾走訪北京、深圳、雲之南電影節,同樣反應不小。北京觀眾陳韻和身邊人皆受這遙遠的片子震動,由她訴說她所讀到的「不尋常」的香港故事。片子即日起上映。
張經緯是一個土生土長的香港人。早前他在一河之隔的深圳放映他的《KJ音樂人生》(下簡稱《KJ》)時,來看片的觀竟然把那個小酒吧擠爆。小小一個深圳能一夜間冒出那麼多人來一個香港人拍的紀錄片,把他嚇了一跳。一個多月之後,《KJ》又在北京放映了兩三次,其中一次是作為一個紀錄片影展的開幕電影。幾天後,當它重放時,139座位的報告廳連地上也坐滿了人,人們幾乎一動不動。
《KJ》講的既不是李嘉誠 霍英東 ,也不是深水油麻地。雖然張經緯曾拍過另一部講述香港五個貧民家庭現實生活的紀錄片《歌舞昇平》。如果說這部片子的題材符合大多數人對大多數紀錄片的期待和想像的話,那麼《KJ》的故事彷彿不夠「標準」,不夠平民。甚至,有點不討好。
他不夠弱勢嗎
主角黃家正是一個十七歲翩翩少年,醫生的孩子,不屑參加鋼琴比賽的鋼琴天才,敢於挑釁比賽規則的校樂團指揮。但他對同學刻薄,對哥哥苛刻,唯一熱愛和尊敬的鋼琴老師,教導他而不愛他。他游離在人群和家庭之外。
與此同時,十一歲的黃家正從另一個時空走來,張經緯六年前的鏡頭。小男孩和父親並行在捷克小路上。他已經為自己驕傲,也已經為自己悲哀。他知道沒有人比他更優秀,但他也知道音樂不能解決生命存在本身的不幸。
十七歲的家正已經不哭了。他的立場更為堅決。孤傲也好,決絕也罷,除了他內心的音樂準則,他摒棄了別人的看法。做一個人是他的唯一出路。一個十七歲的香港男生這麼說。這個時候,他就只能離開香港。
《KJ》不是悲劇,也不是喜劇。這不是一個典型的香港故事,香港沒有那麼多神童,也沒有那麼多條「與他人不相干」的路。所以此片完成後在香港國際電影節放映,張經緯想請那些參與拍攝的家正的朋友去看看,被大多數的老師和同學拒絕了。這不是一個他們喜歡的「又一個學生」、「又一個同學」的故事,這是一個他們拒絕了解的人的故事。
只有家正的鋼琴老師羅乃新被勉強說服去看了。之後她對其他老師說,你們應該去看看,你們或許會對家正有不同的看法。這是家正的鋼琴恩師,對他來講除了父親以外最重要的一個人。其後她看了六次,每一場放映皆出席。一個紀錄片在它最最微小的影響上,成全了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感情。
陌生的觀眾,熟悉的觀眾
有人拒絕,有人生氣,有人哭泣。這是看完這部紀錄片後,和家正相關的一些人的反應。但為什麼在深圳和北京上映之後,人們被一個默默無聞的香港少年打動了?他的廣東話夾英語的語言表達,他的眼淚、咆哮、少年氣盛的快意、言之鑿鑿的自信和突然的沉默,穿梭在他的音樂裏,喚起了人們對自己少年和童年的追憶。當張經緯用鏡頭錄製下並呈現出來以後,人們意識到回憶中所謂「美好的童年」「美麗的青春」,原來既不真實,也不真誠。生命從起開始自覺的一刻起,或許就隱藏了十一歲的家正所感到的殘酷,只是他用他的方式面對了,留下了傷痛。而旁觀的人則不得不試圖回想自己從十一歲至今所做出過的所有選擇。
這種或許徒勞或許不晚的努力,歸功於將黃家正的故事從香港帶來北京的人。《歌舞昇平》和《KJ》的最終完成得益於內地一家紀錄片基金會的支援。現在人們突然看到,除了電影和TVB連續劇以外,香港也有紀錄片(而不是RTHK的專題片),也有這樣與不同的紀錄片的主角——更重要的是,紀錄片的主角那麼好看,音樂那麼好聽。香港其實有點悶,香港人更不喜歡聽起來悶悶的東西(譬如紀錄片,譬如貧窮)。張經緯當年在十幾個呆呆悶悶的香港琴童中見到了黃家正,真是天賜良緣,把他的故事留在了鏡頭裏。這個故事經過內地這家基金會的努力,竟然將走上百老匯院線的大銀幕,張經緯忽然感到,紀錄片在香港有希望。
有一個不起眼的鏡頭,家正一個人站在MTR 的車廂裏。這車廂是香港地鐵不變的車廂,搖晃是香港地鐵不變的搖晃,甚至家正的校服,也是香港學校最典型的校服。這樣一個每日上下班高峰時間的尋常圖像,僅僅因為我們的目光追隨這個男孩那麼久,而變得那麼異樣,好像香港也變得不同尋常。
7月16日始於百老匯電影中心、amc 又一城及ifc palace放映。(預計最少會加場至8月底)。詳情請瀏覽網頁:http://www.c3kings.blogspot.com/
[文/陳韻 任職北京798藝術區]
轉載自陳惜姿早幾年發表在《壹周刊》關於張緯晴的文章 望你有條康莊路 |
十一歲的張緯晴,贏得烏克蘭霍洛維茲國際青少年鋼琴大賽十五歲以下組別冠軍,連同三項特別大獎,技驚四座。這不但是她的勝利,也是張家的勝利。為了督促女兒練琴,張太破釜沉舟,一年前決定讓丈夫結束茶餐廳生意,朝十晚十一的陪女兒練琴。自己則替學生補習,負責全家開支。她從不跟女兒說比賽是「志在參與」,因她真心想她贏。既然女兒承受得來,她要求就更高。因她一家在金融風暴受過苦,建基於運氣的財富驟然蒸發,他們成了驚弓之鳥。他們要女兒有才能、有名氣,有無人拿得走的財富,將來可以教琴為生,再也不怕風吹雨打。在這母親節,張太特別開心。她為女兒鋪的路,愈見康莊。張緯晴(Rachel)個子很小,雖然她已唸六年級,但外表看來她只像小三學生。在瑪利諾修院小學,她是全級最矮的,而且特別文靜。同學打籃球,她只有看的份兒。媽媽不讓她碰,怕弄傷手指,影響彈琴。在陸運會,她跑尾二。去郊外的機會,是零。她全部的時間,幾乎都用來練琴和讀書,由小一至小六,她都名列前茅,「全能學生」、「傑出學生」的獎項,拿過不少。 犧牲Rachel贏了冠軍,阿姨請她到她最喜歡的太平館吃飯。面前是美味的瑞士雞翼,她卻吃不下,她胃裡都是胃氣,嘰哩咕嚕的,無法吃得下東西。兩年來,每逢有大比賽,她便緊張得胃病發作。為了準備這次比賽,一年來她埋頭苦練,每天三時放學後,爸爸立即送她到演藝學院,練至晚上九至十時,晚飯也在演藝吃。家裡沒有三角琴,媽媽又要給人補習,所以要老遠跑到灣仔。回家已是十一時,她沖過涼才開始做功課,往往半夜一時才睡,從小到大,她都睡得特別少。星期日沒假期,早上十時練至晚上十一時半,直至保安來趕。爸爸張嘉麟分秒陪伴着她,用錄音機錄下鋼琴老師黃懿倫上堂說過的話,三、四小時的課堂,他消化了,做好筆記,再與女兒溫習,儼如一個助教。她僅有的娛樂,就是「在演藝行吓,去飯堂食吓嘢」。若她在家練琴,全家不會開電視,等她練完才看看新聞。全家上一次看電影,已是聖誕的《哈利波特》。「兩年前佢問過我點解佢唔可以去玩,妹妹可以,我同佢講,你要練琴就要犧牲。我哋亦營造一個無乜娛樂嘅氣氛。又諗啲畫面鼓勵佢,成日講:嘩,你第日贏咗就點點點啦,啲人又點拍手,講到好開心咁。「因為佢得,所以我真係想佢贏,佢從無令我失望過。由細到大佢都贏,佢亦好享受勝利時的掌聲和肯定,對自己要求很高。」Rachel由四歲半開始參加比賽,只輸過一次,那次校際音樂節她三甲不入,傷心得不得了,一味哭。回到家裡,消沉了幾天,直到下一場比賽拿到好成績,她才開懷過來。記者覺得,這份求勝的壓力實在太大,畢竟她只是一個小學生。「佢做得到,點解我唔要求呢?我嘅期望好合理呀!若佢係可以彈琴嘅,我就要求佢彈好啲。「好多人估我要求好高,個女想迎合我。但如果我係咁嘅人,阿妹應該係第二個Rachel啦!冇喎。阿妹根本做唔到,我唔會逼佢。」 失去九八年金融風暴來襲時,張太一家本來住又一村兩層獨立屋。樓市大瀉,不但樓要賣,用十二萬買回來的三角琴也要以賤價四萬元賣出。當工人搬走那個琴時,爸爸、媽媽和Rachel都哭了。自此,張宅再也不一樣,Rachel也變成另一個人。張氏夫婦九一年開始搞時裝生意,工廠在大角咀,四間門市在銅鑼灣和佐敦,有三十多個伙記。單是銅鑼灣金堡商場(金百利前身)月租就要十一萬。由於唸耀中幼稚園的Rachel到過同學家玩,回家曾對父母說自己也想住有幾層的大屋。九七年他們以近八百萬買了又一村獨立屋,那是三十年舊樓,只能做一半按揭,他們把畢生積蓄放進去,還以七十萬裝修,準備住到拆樓為止。怎知,樓市翌年就崩圍,他們又有其他物業,即時欠債纍纍。「嗰時一瞓醒就要諗去邊搵錢填氹,所以好驚瞓醒。」Rachel那時只有六、七歲,一向說話不多的她突然懂性起來,常常叫父母不要亂花錢,妹妹在「玩具反斗城」嚷着要買東西,也給她阻止。結束時裝生意後,張爸爸以僅餘積蓄在紅磡開茶餐廳,入息大不如前。他們知道女兒彈琴有天分,但每月學琴要三千五百元,他們漸漸負擔不來,打算等女兒考過八級便放棄了,那是兩年前。當時我們訪問了Rachel,並給她介紹演藝學院的黃懿倫老師,二人一拍即合,黃更應承免費教她。今次女兒得獎,張太最感激的就是她。兩年前的張太還是涕淚漣漣的,今日吐氣揚眉,破涕為笑。「我哋係失去咗好多財富,但有Rachel,乜都補償番。如果無金融風暴,爸爸點肯放棄工作,陪佢練琴?Rachel亦唔會有今日。所以話,我哋任何嘢都冇失去過。」 天資望着細女,張太笑說她是「正常」的,而Rachel則乖得有點「不正常」。Rachel只有三個月大時,會緊緊盯着一卷包禮物的花紙,達一小時之久。可見她專注力驚人。還在母親懷裡時,父親就給她聽音樂。出世以後,聽《兒童的卡拉揚》。十一個月大,聽到布拉姆斯的匈牙利舞曲,會拍手掌。還未學琴,祖母就送了個直身琴給她。四歲開始學琴,上了幾堂課,老師就發現她有perfect pitch,即聽到一個音,便知那是鋼琴哪個鍵。音樂以外,學業同樣出色。張太承認,她十分緊張女兒成績。甚至到臨睡前,母女二人仍會臥在床上預測明日測驗的題目,應該怎答。Rachel可以在測驗後,把全份測驗卷背出來,逐條問她答案。臨近比賽這半年,鋼琴老師勸Rachel不要拿一百分了,拿八十五分就夠。但Rachel也做不到,寧可溫習至深夜,也要拿滿分。為了與女兒溫書,張太已鑽研了瑪利諾各科目的內容,於是九七年開始替其他瑪利諾生補習,而品學兼優的Rachel更成了她的生招牌。去年,她見丈夫的茶餐廳生意,工作時間長但每月賺不夠一萬元,甚不划算,不如專心栽培女兒。「我叫佢放開尊嚴,一家人唔好計較邊個賺錢,佢對音樂認識較多,可以幫個女,呢啲嘢我做唔到。」他們現時住在喇沙利道,距離瑪利諾不遠,方便學生上堂。月租萬二,還有菲傭和一家四口開支,都由張太一力承擔。 恩師的話Rachel由參加香港的校際音樂節,一躍而上國際比賽舞台,全憑黃懿倫。「我從沒有咁細嘅學生去咁大嘅比賽,但如果佢要成為出色演奏家,佢就要練成咁。」她說,一般青少年比賽都只須彈很簡單的曲目,但烏克蘭這大賽不同,要求很高,在這年紀組別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比賽。Rachel歷戰三回合奪魁,歐洲很多經理人紛紛想捧她為小神童,在歐洲巡迴表演,全給黃懿倫謝絕。「她現時最需要繼續學習。」記者始終覺得,小女孩壓力太大。「壓力當然有,逢做嘢都要有壓力,一個人先可以成材。Rachel好堅強,不怕困難,集中力好強,上三、四小時堂,不肯休息。比賽回來後,我叫佢休息四日,佢偷偷地又練。如果唔係佢自己鍾意,佢唔會練成咁。」張太請黃懿倫吃晚飯,Rachel靜靜地坐在她身旁。「她說話不多,用音樂表達自己。她很有想像力,傷感的,她領略到;兒童的快樂,她又有。在鋼琴上,她好像另一個人。」她唯一不足,是運動太少,「太細粒」,手又細,力度不夠。「做演奏家,最緊要是定力,身體好重要,不能太弱。」 虧欠還在住又一村大屋時,Rachel開生日會,兩夫婦用三千元請來小丑表演,小丑「嘭」一聲變了隻兔仔出來,嚇得只有一歲多的妹妹哇哇大哭。這次生日會後,他們經濟漸漸步入困境,翌年到妹妹生日,大屋已賣掉了,她還天真的說:「我生日會唔要小丑來!」爸媽聽了,百感交集。訪問時,七歲的緯倩一直在玩,跟姐姐相反,她是一個無憂無慮的快樂小孩。「佢噚晚突然喊,話我哋錫家姐唔錫佢,又話媽咪同家姐搲背脊都搲耐啲。」張太承認,她特別疼錫大女。有食物,首先想到給大女吃。家姐要練琴,妹妹就不能看《帝女花》。在瑪利諾唸小二,人人只懂她是張緯晴的妹妹,但她甚至連鋼琴都沒正式學過。「佢三、四歲,係我哋最困難的時候,所以沒正式跟老師學。錯過了年齡,她以後的興趣就不大。」每次她見家姐有掌聲,又會拿出琴書練習,但三秒之後便分心。明顯比家姐「大隻」的緯倩一直蹦蹦跳,一會問我們吃菠蘿包嗎?一會又給記者弄襟章。還跟爸爸雙手合十說些自創語言,常想引人注意。父母卻在一邊發愁。「我哋好內疚,她沒家姐幸福。家姐條路好平坦,好保險,以佢嘅名氣,教琴都搵到食,有畢生嘅財富,唔會有餓死嘅危機。阿妺仲要好辛苦。」記者狐疑,一個只有七歲的女孩,讀這麼好的小學,上一次考試全班第三,還有什麼好憂慮呢?「我哋曾失去好多嘢,徬徨無助嘅感覺好可怕。我唔想佢辛苦,想佢早啲搵到條路。最好有一技之長,錢係唔穩陣嘅嘢,有錢時會忘記追求實際財富。有日你冇錢,你就乜都冇。」 孤獨看Rachel比賽的錄影帶,她坐在鋼琴旁邊,變了另一個人。身體與雙臂擺動的姿態,技巧之純熟,像個少女。但她一站起來,觀眾拍爛手掌,方發現她只是個小孩。她拖着媽媽的手時,看起來就更小,說話一句起兩句止。「我成日諗升上中一我啲琴會退步晒。」她望着媽媽憂慮地說。學業與鋼琴,她選後者。「我(中五後)點都入演藝㗎啦!」她的童年,注定孤獨。同學的偶像是Twins、Boy'z,她的偶像是鋼琴演奏家魯賓斯坦和Glenn Gould。初中女生心愛的Yes Station,她也跟媽媽去過一兩次,但只買了個筆袋。偶像閃咭和一切有偶像模樣的物品,她都不喜歡。「我唔覺得佢哋靚,識呢啲嘢冇乜好處。」由於巴哈與長平公主溝通不來,她與同學很少傾偈,小息便看看同學打籃球。不能打波她不覺慘,「我都唔鍾意打」。她與同班同學不太老友,反而喜歡來她家補習的同學。她主領家裡的圖書角,又製作有關圖書角的報紙。她看完一本課外書,會出一些關於這書的題目,引起別人閱讀的興趣。她寫的英文,十分漂亮。她的外表太稚嫩,內心又太早熟。到這一刻,她才真正像個十一歲的人。 後記訪問時,我問了張太一個頗愚蠢的問題:如果你只有一個女,你會選大女還是二女?一個活得那麼艱難,一個遊戲人間。作為母親,誰不想兒女快快樂樂?她說,她不會選,兩個都是自己女兒,兩個都喜歡。做阿媽的,「佢生成係咁就係咁」。虛榮?「絕對有。」她承認,「誰不想兒女有掌聲?」我回到家裡,看見自己一歲大的兒子拿着國產木琴亂打亂拍,咧嘴傻笑。腦裡反覆想着她一句話:既然個女承受得來,為何不要求高一點?應怎樣做母親呢? |
I love my family. I love both of my parents.
For me, it's just as simple as that nobody can match my father's personality to be his spouse. Misunderstanding between my parents is huge that it's nobody's fault.
I believe in my mother as much as my father. I am very glad that my father might have found somebody who has the same interests as he does.
I don't believe in many of the ways he treats his children, but he is still my father, and I utmost respect him.
I hope the people who knew me before would understand me a little bit more after watching the film.
I do not want to be portrayed as a music genius. I am not born with these qualities or talent.
I am grateful and fortunate to be inspired at the young age, having sacrificed a lot of my childhood and normal activities.
I want to be understood as a young human being with thoughts and ethical principles, and I think it is the most important quality of anyone to be truly sincere.
Also, I hope the film can inspire people to understand the ethics and purpose behind their choices of anything.
Choosing music is a big question to me, and the film is addressing this particular issue.
I hope it further stir up people's interest in the meaning of their life beyond the obvious materialistic decision for living.
Only if people question what they have earned in their life at the end of day, people would stop doing bad things to the world and be sincere to themselves.
I believe everyone has a good soul.
For those who are studying, pursuing or going to study music, I hope your pure reason is not just "I love music," or it is just because I couldn't do well in other things.
Actually, even because of having musical talent and choosing music is not a correct reason either.
The most importantly, We should first understand what studying music takes -
a lifetime dedication,
modesty,
open-mindedness,
and persistence.
因為H1N1流感,今年男拔萃取消了他們的周年音樂會,連林子祥也不能出場了。
不過男拔的天才,果然「橫溢」,掩不住。
電影《音樂人生》,卻不是對男拔的讚美。
這傳記式紀錄片,主角是十一歲時已鋒芒畢露的鋼琴神童黃家正。
電影導演是張經緯,許鞍華《天水圍的夜與霧》的編劇。
電影七月十六日開始,在油麻地百老滙電影中心上映。首兩場的網上預售開始了四天,很快已滿座並緊接加場,是同期特別放映的電影中加場最快的影片。
恭喜!也希望這些誠意作品、誠意導演能得到更廣泛支持。出品的CNEX是兩岸三地專業人士組成的非牟利組織,致力開發全球華人的紀實文藝,希望用十年時間,每年十部,以一百部紀綠片,描繪華人社會的文化史。志向不小!
黃家正很帥,很有英氣、才氣,看他彈鋼琴時神態自若,看他指揮時揮灑自如,看他談音樂時手舞足蹈,你絕對能跟他一起陶醉,墮進布拉姆斯的世界。
九十分鐘的紀錄片,追蹤了這年輕人六年的成長故事,非常珍貴的footage。
我想,導演再追蹤KJ(他的英文名)六年,故事會更豐富。
天才神童怎樣成長,當然是非常吸引的題材,但我更想知道,他們的將來是怎樣?現在十七歲的他,二十七、三十七歲,不再是神童的時候,會怎樣?人生有什麼改變?
天才,有權不覊,有權狂妄。他在學校不上課,這現實問題怎處理?對他將來有沒有影響?
KJ自信,固執得令人厭煩,但也特別可愛—「我是charming leader」。但KJ也有少年的煩惱。
他罵同學,批評他們懶、奏得不好、不用心。無面畀。同學怪他,大家發了一場脾氣,過後又拍拍膊頭再一起演奏。年輕人反正都這樣。還是大家寵壞了天才? (上)
(轉載自09年7月13日信報)
單看海報,《音樂人生》是套音樂傳記片,但故事當然沒有這麼簡單。
它有勵志片的元素──角色上,它記述一個音樂天才的成長,但有時它像藝術片──主角面對的其實不是音樂的困難,而是人生存在的根本問題;更精采更寫實的,是在家庭/人際關係上、慾望上的衝突,這部份,要比戰爭片還要驚心動魄。
《音樂人生》在電影節首映,又在北京、台灣放過,口碑轟傳, 7月 16日上映前的兩星期,頭 15場已經差不多全爆滿。這不再是香港年度電影界的 Best Kept Secret了。
記者:何兆彬
攝影:陳盛臣
周凡夫,資深文化藝術評論人,現為香港藝術發展局審批員、港台第 4台監製及主持、雨果唱片顧問、香港民族音樂學會’新域劇團創會董事等等。
張經緯,《音樂人生》導演。畢業於演藝學院,原為專業大提琴手,之後到紐約深造發現自己音樂天份不夠高,轉讀哲學、電影。返港後替許鞍華寫了《天水圍的夜與霧》劇本,拍了紀錄片《歌舞昇平》、《音樂人生》。
記:記者
張:張經緯
周:周凡夫
《音樂人生》的主角 KJ(黃家正)是個天才, 11歲就到了捷克表演、錄製唱片,但電影吸引人之處,其實不在音樂、不在他的成就,而是這個孩子的性格,對音樂/人生的態度。
記:電影的預售成績很好,傳媒的報道才剛開始,看的是甚麼人呢?
張:我也想知道。這電影能上正場其實一波三折, Gary(百老匯電影中心負責人)本來也不想看,拖了一陣,但家明(影評人)看了很喜歡,推薦給他,結果他看後馬上打給我。最初他叫我別用「紀錄片」三個字,要用「傳記」,因為紀錄片的票房收場都很慘淡。初初只安排上幾場,但反應相當好,近一星期我們每天都能賣 100張票。
記:周凡夫看後感覺如何?
周:未看前我對這題材很期待,因為得知導演跟了主角 KJ 6年,就算是 1年,你都完全沒有辦法得知這個細路會變成點,何況 6年!咁蹺, MJ( Michael Jackson)與 KJ兩個就是人辦──這兩個人,最唔同係 MJ音樂天份產生出來的種種,他都 Control唔到;至於 KJ呢個 o靚仔,只有十幾歲,但已經睇到音樂與人生的關係!佢會講音樂不要重視比賽,因為做一個 Human Being比贏得比賽重要……
我批評過,有幾間學校包括 KJ讀的 DBS(拔萃),將音樂比賽擺得太過重要,過晒火位。戲中有一幕,是 KJ領導下贏了比賽,同學們返到校園,拉晒 Banner慶祝,但 KJ冷眼旁觀,佢話「我玩音樂唔係為了比賽」、「如果我成為演奏家,一個月表演十幾場,那就不是為了音樂」等等……你再看 MJ,他身邊人並不是看到他的音樂才華,而是看到他產生出來的金錢;而 KJ,他身邊人都只看到比賽,但他仍能保持獨音思考。學生的家長總是從比賽中看到一個(學音樂的)目標, KJ有沒有受爸爸影響呢?有,但好快他就超脫出來。
張:跟 KJ 6年,其實不是你們想像得那麼冒險的。初拍這題材,我跟了十多個學音樂的孩子,最後跟三個,論名氣,張緯睛就比他出名。但我很快就發現 KJ與是與別不同的,他有所追求,我很喜歡他,也知道會拍出故事來。
記:周先生,請批評一下這作品。
周:看後徐詠璇打給我,說相對電影,《音樂人生》這個戲名太平淡。「音樂人生」這四個字的確平淡,但看罷,這個戲名又真係好啱,戲中寫的確是音樂與人生。導演完全用剪接,展現主角的性格、才華、與人的關係。
電影中最驚人的一幕,是訪問 17歲的 KJ,他突然談到父母離異,並毫不留情的批評父親,又談到父親重視比賽的態度令他討厭鋼琴。
記:看罷本片,我很想知道 KJ本人看了嗎?他的家人看後反應又如何?
張:電影在電影節首映時, KJ就已經飛到紐約讀音樂了。當然,他想看是有辦法讓他看的,但他根本唔 Care,他只關心我有沒有把他談到爸爸的話剪進去。爸爸看第一場,看後神情黯然,他很高興電影把兒子 Present得好好,但兒子又在眾人面前痛陳他的不是。而媽媽跟他妹妹看的是第二場,她們看後都在場上大哭了,他媽媽對我說:兒子最終都還了他一個公道。
記:他是不是想讓你做傳聲筒,好跟爸爸說話?
張:這個 Messenger(信差)的說法,我最初並不 Aware。直至英國影評人 Chris Berry(專門研究中國電影)在我家中看了,他就跟我說,這個孩子有種 Instinct(本能),知道攝影機的存在及功能,並透過它來傳話。他說你以為自己是導演嗎?不,整件事似乎 KJ都在 Direct着。
記:香港的古典音樂教育似乎很功利,只重視考試……從前學音樂也這樣嗎?
張:我看不到從前與現在有甚麼分別,只是當年我們沒有年年考級。
周:說古典音樂的問題,其實外國也一樣。這些東西,早幾年《誰謀殺了古典音樂》一書都講了。古典音樂在這百多年間都不同了,由於這是一個很龐大的市場,所以才會說要把它「普及化」,但一講普及化其實就是等於商品化、市場化,因為他們會說,點解古典音樂只可以係有錢人先可以欣賞?結果普及化就會把很多東西扭曲了。鑽石又怎能普及化呢?當然,他們這樣做,我會好體諒。
張:另一個現象,就是馬戲班化。例如從前一首樂曲 19歲才彈到的,之後就會有人找個 18歲的,再找就 17、 16、 15,如今可能會找個 11歲的來 Sell。
記:問題出在那裏?
周:大家都忘記了音樂本身。如果要學音樂技術,人人都願意花錢學,但講到學聽音樂,就沒有人肯。我們語言都是由幼稚園學起的,但音樂也是一種語言啊,有其語法。流行音樂不怎麼講這些,但從前的會講旋律,例如 MJ早期的作品就很重視旋律,但世界隨着電聲器材的發展,他後來的作品只有靠「砰砰砰」的去刺激聽眾,世界就變得越來越黑白不分!現在你去找一個人聽兩個演奏,各三分鐘的音樂,他們都分不到當中的分別,因為音樂無受過訓練,是好快退化的。
記:對學音樂的孩子,你認為該用甚麼態度學習?
周:經常有家長叫我去聽聽他們的孩子彈琴,看看要不要讓孩子走音樂這條路,其實那用聽呢!玩成點根本唔重要,重要是,你問問孩子:「無咗音樂你得唔得?」如果他猶豫就不用問了。就算去學音樂,他以後有沒有成為重大的演奏家都係唔重要的,讀完演奏,有些人可能嫁人去了,但她的下一代可能會學音樂啊。相對來說,做一個好人更重要。我常說,當你人生只有音樂,你的人生就好牙煙!人生只有一樣東西就會好牙煙,例如只有金錢,亦一樣!
張經緯說,他喜歡拍邊緣人的故事,而拍紀錄片本身就是邊緣的。的確,本身在樂團有首席大提琴手不做,卻去了讀電影,拍紀錄片,確實邊緣。
記:導演你從前也是學音樂的,以 KJ這樣哲學性的性格,對他音樂路途是好是壞?
張:我認為是好的。不論是學音樂又好、我拍片又好、或你寫稿也好,到最後,我們到最後都去到人生的問題。我會套用柏拉圖的說話: unexamined life is not worth living(未經考驗的生命並不值得活下去)。就算講賺錢,到最後我們會問,賺到的其實是甚麼呢?
記:這作品拍了 6年,是甚麼時候覺得電影可以完成了?
張:電影拍了幾年,到 07年由於我需要再給 CNEX看看這細路目前的情況,以便獲得資金繼續拍攝,就約 KJ再做訪問,本來只是隨便拍幾個鏡頭(給 CNEX看),當時我也是隨意的問他為何搬到這地方,那知道他就講了很多家中巨變(父母離婚、 KJ又直指父親有第三者的不是)。他一談就兩小時,我要考慮的,反而是怎樣處理這個訪問,要講幾多呢?這片好些人很喜歡,我相信是由於戲中好本能的情感,感動到人。因為家庭關係永遠是最激烈的。
記:談談你本身。你本來在香港當演奏家,生活安穩,怎麼後來去了拍電影?
張:我是第一屆演藝學院(演奏系)畢業的,當時 88年,畢業了就加入剛成立的小交(小交響樂團),同時替香港管弦樂團做兼職,又在教大提琴。你別以為在香港玩音樂收入很可憐,我告訴你,在香港比在紐約等地收入都好,教琴一個鐘收$500,當年好些同學們出來沒多久,就揸 Benz返工了。但這樣的生活,過了 4年就想改變,結果到了紐約讀碩士。那是九十年代,香港迹近瘋狂的年代,人人都炒樓、炒股票,不少同學都專心搵錢。有一個朋友,在「港樂」演奏,我記得他 97前有句名言,他說:哎呀,我都唔知道自己(演奏及炒股)那份是正職呀!
記:我知道你在紐約本來讀音樂,後來轉讀哲學,再轉讀電影。回來後又怎會替許鞍華寫起劇本來?
張:我 02-03年回到香港,那時候替港台一些外判劇寫劇本,就認識了拍劇的阿 Ann(許鞍華)。後來她打電話給我,說看過我的劇本,想搵我傾,我就意識到是我事業上的轉機。結果就寫了《天水圍的夜與霧》。
《音樂人生》真是套奇片。
紀錄片看似平淡,但一但拍攝到真實面,卻冷酷得像一把刀。看着看着,大家卻隨當事人的心情跌宕。只好說人生比劇本還要難料,處處驚奇。
奇片自然因為奇人。電影的魅力,在於主角 KJ(黃家正)這個魅力非凡的音樂天才。事實上,只要鏡頭向着他,鏡頭內外他都是眾人焦點。
導演張經緯跨越 6年,拍攝這個「音樂天才」的 11-17歲。電影起始,這孩子躺在車上熟睡,父親輕撫著他,喚着:「家正,到喇,彈琴喇!」這個到捷克表演的孩子,才 11歲,他還參與了灌錄唱片。鏡頭一轉, 16、 7歲的黃家正已除去稚氣,帶點老氣橫秋的指揮着校內樂團,或痛罵師弟不來排練、或老積地教訓師弟們:「人生不要黑白,我要給你們帶來色彩」,滔滔不絕的大發議論。鏡頭再轉,他與哥哥合奏,兄長手忙腳亂也沒法跟上他的進度,哥哥休息時,他在鏡頭前壓低聲線說:他(哥哥)根本未得。
這樣的「劇情」,難怪台灣有影評人說這是「千秋」(《交響情人夢》)真實版,因為 KJ確如千秋般突出、狂傲得像楊過,但他認真、特立獨行、肆無忌憚,傲視同儕。大家看到前頭,不期然會期望這是個熱血的奮鬥故事,但電影可沒有這麼簡單。 KJ具領導才華也愛領導,自視甚高,會毫不害臊的對鏡頭說「我當然是個 Charming領袖啦!」在妹妹參賽前,他教導她怎樣彈奏,然後斬釘截鐵的說「信我啦,這是智慧的開端。你咁樣彈一定會贏,我保證!」幾乎同樣的說話,在電影的下半段中他再說一次,當時他領導校內室樂隊參賽,故意選了首超時二分鐘(可能被取消資格)的樂章,然後他說「贏不贏不打緊。要享受音樂。」結果這比賽也贏了。
他高傲,結果同輩都說他囂張,哥哥說他真係難頂。但其實他真實,電影難得地拍到連他父母都不知道的掙扎, 11歲的他突然在鏡頭前說:「我想知最初這世界怎麼會有人?我的手為甚麼會彈琴?人生有甚麼意義?不如自殺好了。」然後哭了。 17歲,他帶領着樂團贏得比賽,同學們都回到學校高呼口號,催眠式的高呼"We are the best",他卻冷冷地站在外圍,冷對勝負。反思到之前受父親影響,他說之前太重視比賽,因此曾討厭鋼琴,說不想被當作是天才,「我只想做一個 Human Being。」電影似乎寫音樂,但最終確是寫人生。
至於導演張經緯本身由專業演奏家,經過多年成為導演,故事之曲折離奇,又是另一個奇人奇事了。
《音樂人生》將於 7月 16日起,百老匯電影中心、 ifc及又一城 Amc放映。